从今年7月1日开始,南京交警创新科技手段,在全市多处地点安装电子警察对非机动车(行人)进行违法抓拍,实现全天候、全时段非现场管理。
“人脸识别”抓拍成为破题关键
南京交警近年来针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开展重点整治,通过路面民警现场拦截、及时处罚的方式治理非机动车(行人)的违法乱象,2019年上半年查处38.3万起,部分路口、路段非机动车、行人违法依然突出。
南京交警二大队民警介绍,查处过程中不服从交警指挥、不接受现场处罚的现象时有发生。路口有无交警管理交通秩序截然不同,执勤交警陷入“人海战术”。
为破解这一难题,南京交警从今年7月1日开始在主城区启用电子警察抓拍,通过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等交通违法者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对闯红灯、逆向行驶、走快车道等违法行为进行非现场抓拍。
在全市六处人流密集的路口设立违法曝光大屏,对违法行为人面部和部分身份信息进行公开曝光。
守法率全面提升
路口行人闯红灯日均仅4起
南京2018年就出台《市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实施细则》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信用管理全覆盖。“人脸识别”抓拍为信用管理提供了可实现的技术手段,通过“大屏曝光”、“身份确认”、“短信告知”、“交警处罚”、“记入信用”等五个环节共同构成了非现场交通违法治理的体系。
目前,南京最先开始“人脸抓拍”的十处路口中,守法率最高的淮海路洪武路路口交通守法率达93%,日均抓拍非机动车(行人)违法13起,其中行人闯红灯仅4起;北京西路虎踞路路口交通守法率达91.5%,日均15起,其中行人闯红灯仅3起。
除此之外,全市非机动车(行人)违法处理率稳步上升。各岗点的48小时内违法处理率已从7月份15%、8月份66.9%,上升至目前79.1%,其中玄武区和鼓楼区的违法抓拍处理率超90%。对未按指定时间前来处理的违法行为人,南京交管部门已采取上门巡查、后台信息告知等手段进行处理。
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大家的安全、文明意识也应不断增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来源:南京零距离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