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2019年10月10日 15:12:11 | 来源:掌上南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谈到钟秀街道郭里头村社区,大家都会想到南通“首富村”。可在20年前,郭里头村社区经济在全区排名倒数第二,社区与村民之间矛盾重重。20年风雨兼程,是什么原因让郭里头村的居民从贫穷走向富裕?昨天,笔者走进郭里头村社区,为您一探究竟。

  日子越过越红火

image001.jpg

(郭里头村社区老人)

  71岁的王红贞老人是郭里头村6组的居民,曾是村办企业峰艺织造厂的一名员工。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冲击和管理滞后等种种原因,一批村办企业亏损严重、相继倒闭,王红贞工作的村办厂也未能幸免。“下了岗没有收入,家里两个儿子也面临着成家的问题,那段日子过得最艰苦。”提起以前的生活,老人一度哽咽。

image003.jpg

(郭里头村社区全貌)

  转折点出现在新世纪之初,南方市场、中原市场、方天市场的相继建成,逐步带动了郭里头村的实体经济以及居民收入。去年,王红贞一家仅她一人就拿到了1.2万元的年终分配。加上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老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到政府发放的1100元退休金。“现在两个儿子都已经各自成家立业,生活也富裕了,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谈起现在的生活,王红贞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逆袭成为“首富村”

  致富离不开“领头雁”,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郭里头村社区的老书记——关柏祥。

image005.jpg

(中原批发市场)

  1996年,关柏祥刚担任社区书记时,郭里头村社区经济在全区排名倒数第二,社区经济底子薄、村办企业连年亏损、无法进行村民年终分配等问题亟待解决。关柏祥与街道领导一行先后十余次前往苏南、浙江各地进行考察,并决定结合社区实际效仿义乌,走出一条以经营小商品、居民生活用品为基础的“草根经济”之路。南方市场、中原市场、方天市场相继建成,并且很快就奠定了南通小商品市场商圈核心地位。

image007.jpg

(中原批发市场)

  在社区与村民、商户的共同努力下,辖区内的3个市场发展蒸蒸日上,社区也乘着市场带来的红利,实现从全区经济排名“倒数第二”向全市“首富村”的逆袭。2018年度,郭里头村村级集体资产收入总额达1343万余元,共计436名居民参与了分配,人均年分配从原来的零基础到后来突破万元,再到如今实现年年增长。居民的收入上去了,生活环境也要改善。

  一切为了老百姓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崇川区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常委、崇川区委书记刘浩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秉持“为群众办好事,把群众事办好”的理念,亲自前往崇川各社区实地踏勘走访。

image009.jpg

(崇川区委书记刘浩实地走访郭里头村社区)

  去年12月,刘浩走进郭里头村的村头巷尾,实地察看村容村貌,并与村民促膝长谈,详细询问他们日常生活、子女就业、政策落实等情况,并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村民们收入的持续攀升点赞。他指出,要从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整体提升城中村环境品质,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

image011.jpg

(崇川区委书记刘浩走访慰问郭里头村社区居民)

  据统计,2018年全年崇川区累计民生投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0%。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痛点”,崇川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公共事业质态提升。

  (来源:掌上南通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