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底,镇江烈士陵园管理处推出了一本名为《黎明-解放战争时期英烈》的连环画,向前来祭扫烈士的,市民免费发放,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那么,这本小人书的作者是谁,创作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黎明》中,共有97张原画,都是他用三个月的时间,一幅幅创作出来的。李拥军告诉记者,这本小人书,主要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在镇江地区牺牲的10位英烈的故事,其中一位,正是来自他的家乡。
篆刻艺术家画家李拥军:
这个十个烈士里面有一位我们我们丹徒区的叫凌荣炳,因为我也算是丹徒区宝堰人,所以说对我们本乡本土的烈士,心里还是有一定的激情的,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曾经在我的耳边经常讲起家乡有一位烈士叫凌荣炳,我们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去祭扫烈士墓,需要到凌荣炳的烈士陵园墓上去祭奠他,他对我们的成长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李拥军军事篆刻,绘画多年,有着很深厚的艺术功底,他的绘画作品《古润遗韵》表现的正是镇江古城的风韵特色,具有非常高的人文艺术美感。正是看中他对于镇江以及镇江人的这份乡土之情,烈士陵园管理处这才委托他进行《黎明》的创作。
李拥军介绍,这97张原画全是手绘出来的,再通过电脑合成的方式把画面分割完成。画这样的连环画,最大的问题不是笔法功力,甚至对当时历史的还原,考证当时的服饰,装备,甚至是建筑的样式,这样的案头工作,取代了他大量的创作时间。
篆刻艺术家画家李拥军:
因为烈士的背景不同,还有环境不同,必须要去迎合共有内容的场景,去分析他的年代,以及他们的装备,所以整个的在创作的时候,研究烈士的背景啊,迎合他当时应景的这个状态的时间比较长一点。
李拥军说,这本连环画,是由他和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李盛共同完成的,父亲负责整体框架的构图,儿子负责人面部细节的刻画,父子俩合作,既分享了艺术经验,交流了创作心得,也把对革命先烈的感恩之心传承了下去。
李盛:
革命先烈嘛,内心还是怀着那种崇敬的心里,就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好。
因为为什么会使用小人书连环画这种形式,进行烈士故事的创作,李拥军说,虽然小人书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了,但是对于一些岁数偏大的市民来说,这都是小时候独特的记忆。他也希望通过这本小册子,让年轻人了解过去,感恩过去。
篆刻艺术家画家李拥军:
烈士没有他们的鲜血换不来我们今天的生活,还有就是烈士在当时生活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为了革命的真理洒热血,我们现在的人要去真正地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