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里,一群遛娃的老爸有“套路”

2019年10月05日 14:33:52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长假第三天、第四天,仿佛“夏姑娘”杀了个回马枪,气温回升到了30℃以上,加上艳阳高照,人走在户外挺热的。不过,就是有这么一群爸爸,偏偏要把娃带出来“晒晒”:半山腰上,正往上爬的孩子满脸通红,几次要放弃,爸爸在身边鼓励他“坚持就是胜利”;“灵白线”上,徒步的人们几次经过“峭壁”、陡坡,有孩子害怕,爸爸在身边牵着他的手,一步步迈过“艰险”;健身步道上,也有爸爸与孩子肩并肩走,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刷了一万步……长假里,一个个爸爸带娃去锻炼,充实而欢乐。

引力播

  保持毅力

  冲顶在望,可不能半途而废

  “老爸,这里的石头怎么不一样。那块毛毛的,这块却光光的。”10月3日下午2时,高新区大石山半山腰,一个小男孩在石阶上走了几步,突然就地一蹲,指着脚下的石块问爸爸。孩子天生好奇,可这一路上,同样的问题问了六七遍,就不免有“磨洋工”之嫌了,不过爸爸还是半蹲下来回答了他的问题。“那是因为踩的人多了呀。你看,这么多人踩着它上山,我们也不能落后啊。加油,就快要到顶了。”爸爸话锋一转,给男孩鼓劲。

引力播

  这是一对打算登顶的父子,爸爸姓刘,儿子5岁。刘先生在附近一家企业上班,是环保志愿者,经常参加周末的“净山环保行”,对附近的山林很熟悉。刘先生说,孩子平时由家里老人带,趁国庆长假,他把孩子接过来,让老人也放松放松。

  对5岁的孩子来说,登顶大石山可不容易。眼看费了好大劲登上了一个山头,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山头,刘先生的儿子有点不耐烦,问“要不要到了”的频率越来越高,还时不时找个借口,想要下山。刘先生就一次次“就要到了”地鼓励他,让孩子一次次打起精神,牵着刘先生的手一步步往上爬。终于,在翻过两个小山头后,父子俩来到了“终点线”——那块竖立在大石山顶的海拔标志牌“+273.9M”。抱着卡通松鼠造型的标志牌,刘先生的儿子无比兴奋,要爸爸给他拍照,发给妈妈看。

  带娃来登顶的,还不止刘先生。在大石山脚下的凉亭边,不时能看到下山的孩子,虽满脸通红挂满了汗,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试试胆力

  跟着老爸,不妨有点探险精神

  “灵白线”,苏州城西较为有名的一条户外登山线路,从灵岩山到白马涧,走完全程约3个小时。昨天上午,天气与前天相仿,在这条线路上,也不乏遛娃的老爸。

  “灵白线”上支线繁多,其中灵岩山东侧的上山路上,有一处“险坡”。那里寸草不生,看上去像是一整块岩石,斜度较大,上山的人群中,一个头戴鸭舌帽的孩子手脚并用,用最快的速度穿越过了它,赢得了众多户外爱好者的欢呼声。孩子小名亮亮,上小学三年级,这次他爸爸参加户外活动,把他也带出来锻炼锻炼。他也是整个团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

引力播

  正因天热,出汗多,爬山体能消耗大,团队经过“魔鬼坡”时,有点想放弃的亮亮看到面前是个斜度更大的坡,就打退堂鼓。这时候,不仅他的父亲,团队的其他叔叔阿姨也鼓励他,“小男子汉要迎难而上”,何况还有这么多人保护他、帮助他。在老爸做了1分钟“思想工作”后,亮亮终于鼓起勇气,顺着绳索,在老爸的示范下,一小步一小步地下坡。等做完下坡的最后一个动作,亮亮回头看看“魔鬼坡”,连说“过瘾”。

  与亮亮一样,活跃在“灵白线”上的孩子还有不少。在一段一侧是“峭壁”的山路上,有孩子看了看身旁数米高的山岩,不敢往前走,也是在爸爸的鼓励下,迈过了“心理恐惧”这道坎。

引力播

  健身健脑

  边走边聊,不经意间的头脑风暴

  苏州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全长约16公里,也是亲子健身的好地方。昨天下午3时多,健身步道娄门段,走在记者前面的一对父子的谈话,颇有意思。“如果诸葛亮取代刘阿斗,蜀国会怎么样?”就儿子提的话题,父子俩边走边聊,发挥想象,得出了几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妙趣横生。

  这对有意思的父子原来是健身步道的常客。“一开始他是很不情愿来的。先是边走边放音乐;后来说说笑话,又讲讲故事,就为了哄他出来走一走。”为了帮小胖墩儿子减肥,父亲陆先生颇费周折。最近他儿子在研究历史,迷上了几套畅销的历史类小说,他也跟着转换“喜好”,好好“复习”了一把,才能与儿子交流起来。“让他聊得起劲了,也忘了累,走得多了。”陆先生笑称。从最初靠生拉硬拽才让儿子走5000步,到如今就算走完10000步儿子也不抱怨,陆先生说全靠“套路”。

  其他的爸妈也各有各的“套路”。记者发现,带娃来健步的父亲中,还有将沿路的绿化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到香樟、垂柳、广玉兰,小到茶梅、蔷薇、黄金菊,都能找来聊上一聊,给健身活动加点料。

  (来源:引力播)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