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水潭到黑科技聚集区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 牛!

2019年09月29日 17:04:5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健康中国离不开医疗器械的大发展。国庆节前夕,记者跟随江苏省药监局组织的“壮丽70年走基层”活动,来到了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园区虽小,“黑科技”可不少,3D关节打印技术、不用扎针的血糖仪、消除伪影的CT设备……医疗黑科技的井喷,助推了江苏药监事业大发展。

  常州市是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大市,医疗器械企业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二位。目前园区集聚健康产业相关企业近400家,其中包括健康制造业企业150余家,健康服务业企业近20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00余家。

  在过去,如果需要更换优质的关节,国内患者只能考虑国外产品,但是价格令人咋舌。在西太湖产业园,隐藏着这样一家小企业,它叫天衍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公司规模虽不大,但是技术“杠杠”的,力压国外同行。2015年8月,公司获得了国内乃至国际首张3D ACT髋关节系统的上市许可证。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8万套人工关节植入到国内外患者的体内。采用3D打印髋关节后,进口产品不再是患者唯一的选择,患者的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了。

  该公司一位宋姓负责人自豪的告诉记者:“目前相关核心技术都拿到了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人工关节置换量已达到每年40万台,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在做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中,70%以上的费用用来购买进口产品,采用3D打印髋关节后,会大幅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和负担。我们打印的关节产品一经上市,直接把国外的同行产品价格拉低了70%--80%,这是我们送给国内患者最大的福音。”

  记者看到,展示台上放置了公司一款最新的产品,在两个金属半球体上面还有几个螺丝孔,球面毛毛的,区别在于一个毛面比较细,另一个凹凸不平地更立体——这是人工髋关节。髋关节上的毛面,是为了在植入患者体内后,让血肉“附着”上来,与人工关节更好地长成一体,“磨毛”效果越立体,融合的效果也就更好。

  2014年5月,常州市政府与原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共建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框架协议。依托此框架协议,园区建立了省药品监管部门与常州市政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了园区与省局干部交流挂职及省、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在园区设点办公。良好的服务机制,必然会带来好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创口很难愈合,有没有一款产品,不用扎针不用损伤批复,随时随地就可以检测病情呢?在常州希诺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一个只有烟盒大小的黑匣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将小盒子夹在手指上,按下开关,小盒子便开始工作,不到一分钟就能显示出您的血糖数值来。公司负责人毛慧芳告诉记者,这款神奇的小盒子,目前已经量产,年底即将上市。

  “如果在野外犯病,用它检测就显得极为方便。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相比其他的检测仪器,这款仪器属于无创伤的。高血压患者测血压相对方便,而高血糖患者测血糖就比较麻烦了,每天扎针,有时还得好几回,对患者来说,如果能无创测血糖,还能测得准,那是再好不过了。除此之外,还可以测出血压、红细胞等数值。”毛慧芳说。


图为园区内一家企业康复机器人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戴志华介绍,在园区内还有很多类似这些有着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医疗器械公司。在江苏省药品监管局的指导下,他们把这些手握高科技、寻求市场的“小公司”引进来,从硬件软件方面给与全方位的扶持、孵化,如今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成为“手握瓷器活儿”的业界高手。“我们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从一片农田水域,到全国地区著名的医疗器械企业集聚区,这个不到 70 平方公里的区域,迸发出了巨大的创新驱动力,成为整个江苏,乃至全国著名的医疗器械企业集聚区。”

  来自江苏省药监局的信息显示, 目前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区已经集聚了以医疗器械生产为主体的健康制造企业150多家,高端健康服务企业近20家。2018年健康产业企业销售收入近50亿元、入库税收3亿元,预计“十三五”期末可实现销售1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 3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茂强 通讯员 王琳琳 王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