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最新成就集中体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的国庆阅兵更是亿万人瞩目的焦点。而在宿迁,有一位老兵丁步池曾经参加过1958年国庆阅兵,那时候新中国才刚刚成立9年,这场61年前的阅兵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老人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大女儿丁美:
这张照片是我父亲参加大阅兵,他站在第二排第二个,他经常拿出来给我们看看,他参加的大阅兵,我们全家人都感到自豪高兴。
上午,大女儿丁美推着丁步池老人在小区里遛弯。丁步池今年已经87岁,身体大不如从前,思维也有些迟钝。但是在以前,对于参加阅兵的那段经历,他常常会讲给儿女们听。
大女儿 丁美:
母亲两年前去世,有点受影响,现在有点老年痴呆。以前身体很好。比如在哪里当兵,青岛大连,当多少年兵,他记得非常清楚。
虽然老人现在表述不清,但是老人以前很喜欢看书写字。大女儿给记者看了一份丁步池老人自己写的《个人主要经历-我的革命生涯》手稿。通过手稿,我们也了解到更多关于老人的经历。丁步池1932年出生于宿迁骆马湖边的一个小村庄,19岁那年他报考了国家军事干部学校。
之后丁步池被分配到第三海军学校进行学习,1953年毕业后就在青岛海军基地鱼雷快艇部队工作,1958年1月,正式编入大连水面舰艇学院第八届鱼水雷系三十三中队本科。
要求虽然高,但是经过层层筛选,1958年3月,丁步池入选了海军军事方队。接下来便是严格的训练,然而选入方阵如果训练不合格,依然可能被淘汰,所以大家都绷紧了神经,害怕被别人替代。
丁步池:走路不规矩,不按要求来,一般都会被刷下去。一般六点钟起床,一般八点钟就开始训练了。
丁步池所在的方队共有202个人,两名领队走在前面,其余200名军官编成10乘20人的长形方队向前行进,在当时,七个多月的训练,他们吃住都在北京天坛公园的帐篷中。
1958年10月1日,上午9时55分,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群众游行队伍。
1963年6月,由于丁步池患有肺结核,不能继续在部队工作,于是转业回到宿迁,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县支行工作。之后就一直在银行系统工作,直到1995年退休。现在丁步池的家中,还珍藏着阅兵时留下来的照片,照片上官兵们身着白色军装,步伐整齐,十分威武。
儿媳妇 李宜侠:
刚开始听他讲大阅兵都没在意,因为没什么证据说他参加过大阅兵,后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他买了一个光盘回来,我们全家在一起看,然后他指着说第二排第二个是他,我们就一直看,才知道他确实是参加过大阅兵,我们都很高兴。
再过几天就是今年的国庆大阅兵,有时候丁步池想到这就会激动地流泪、说不出话。虽然老人因身体原因,语言上表达不清,但是他的心思,儿女们都知道。
大女儿 丁美: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全家都要带着老爷子看阅兵,每年他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