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涌现过无数优秀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看见大市口》栏目推出系列报道《名人交辉看镇江》,讲述和追忆为共和国作出突出贡献的镇江优秀人物。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位烈士许杏虎。
战地记者许杏虎
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光明日报常驻南联盟记者,镇江丹阳籍优秀儿女许杏虎和妻子朱颖不幸以身殉职,壮烈牺牲。
三名受害的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当时,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一股追悼牺牲的英雄,抗议美国霸权的热潮。许杏虎烈士也被追授为"人民的好记者",并获南联盟"南斯拉夫之星"勋章,成为我们镇江的骄傲。
丹阳有个上北洛村,也许你对这个村名并不是很熟悉,但其实上北洛村,就是现在的杏虎村。而贯穿村里的水泥路叫杏虎路,当地的一个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叫做杏虎牌水蜜桃,这一切的得名,都来自一位英雄的名字,那就是我们镇江的好儿女许杏虎。
1999年5月
一个原本生机盎然的季节,因为两朵生命之花被摧残而变得黯淡无光,五月的春天也因他们的离去,而不再明媚。美国向中国驻南联盟领事馆投下的导弹,夺去了许杏虎和朱颖烈士的年轻生命,噩耗传到丹阳,杏虎父母的心都碎了。
许杏虎堂嫂范金凤说:“到早上记者来了,他(父亲)才知道,当时村上都知道了,当时他不知道,不会讲话了,就坐在这里,反应过来就瘫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青山垂泪,江河呜咽,那颗罪恶的导弹也撕碎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共和国以最隆重的仪式为殉难烈士致哀,向人民英雄致敬。党和国家领导人沉痛悼念光荣牺牲的烈士,亲切看望慰问烈士家属,并赴机场迎接烈士的英灵归国,联合国安理会全体成员为烈士默哀。无数群众也自发的到许杏虎的故乡悼念英雄。
范金凤说:“这个群众啊,周围老百姓啊,市政府啊,各界的人都来了,都是自发来的,跑来悼念了,摆花圈,一直到河阳镇上路两边,都是人,都是白花。那时候是什么样的气氛啊?大家都很悲痛。”
许杏虎出生于丹阳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小学习刻苦,大学毕业后品学兼优的许杏虎成了光明日报的一名记者,1998年7月,许杏虎携妻子朱颖赴南联盟工作,1999年3月24日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局势骤然变得紧张危险起来。然而许杏虎夫妇仍然携手活跃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这些珍贵的照片,是许杏虎多次深入到科索沃地区战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他撰写的《多瑙河不要为我哭泣》,《不屈的歌声》,《驻守北约》等文章,在读者中获得广泛影响,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及时了解到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真相, 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传递着正义之声,为了这个神圣的使命,许杏虎最终献出了生命,牺牲时年仅31岁。
如今,在许杏虎的故居旁边,建起了一座烈士纪念堂,成为镇江一处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范金凤说:“这个是许杏虎朱颖的坟墓,里面有一半的骨灰在这里,一半的骨灰在八宝山,每年5月8号的时候都有人来纪念。”
如今,斯人已去,但浩气依然长存,青山有幸埋忠骨,镇江也因英雄而更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