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力争2025年跨入“万亿俱乐部”

2019年09月25日 10:14:08 | 来源:徐州城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70年砥砺奋进,70年铸就辉煌!

  为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从9月23日到29日,我市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70年来,徐州人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全市各方面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以来,徐州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持续增强。

市发改委

  争先进位,发展特色更鲜明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55亿元, 自2012年以来七年接连跨上五千、六千亿级两大台阶,总量保持苏北第一、淮海经济区首位,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0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3%,城市绿化覆盖率43.6%,森林面积位列全省第一。

国家和省战略层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概括来讲,主要实现“两大突破,三大成就”。“两大突破”:国家和省战略层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和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取得重要突破。国家层面,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之后,徐州发展又迎来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省级层面,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将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独立板块纳入。区域协同发展上,在我市的倡导推动下,淮海经济区连续多年召开市长会议,推动各市经济社会往来日益密切。“三大成就”:产业支撑力显著增强,城市承载力大幅提升,发展竞争力实现飞跃,徐州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中心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55亿元,自2012年以来七年接连跨上五千、六千亿级两大台阶,总量保持苏北第一、淮海经济区首位,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0位。2018年成功摘得联合国年度全球唯一人居环境奖,荣获了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苏北唯一的一等奖,先后获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近期又成功获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高起点规划布局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按照中心城市标准高起点规划布局,我市同步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形成“双心、六组团、十五个功能集聚区”的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健全,徐州拥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已经成为加强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先后实施了1000多项城建重点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机场二期、高架快速路、奥体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4100多万㎡棚户区实施改造,600多个老旧小区完成整治,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极大地改善。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批民生实事工程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基本构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先后对近20万亩采煤沉陷区实施生态修复,将90%的采石宕口修复成各具特色的公园,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3%,城市绿化覆盖率43.6%,森林面积位列全省第一。

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据悉,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高新区)16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居国家级开发区第34位、苏北第1位,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实力居国家级高新区第48位。 “一城一谷一区一院”等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4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对外开放形成“十大平台”,其中徐州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淮海国际陆港加快规划建设,中欧班列、电子口岸实现常态化运行,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裂变式增长,规模位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增速居全省首位。

  2018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是10年前的18倍,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37.7%,接连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力争到2025年跨入“万亿俱乐部”

  徐州将密切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经济往来和产业对接,精心办好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杭州湾投资洽谈会等重要活动,全面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区域整体发展能级,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跨入“万亿俱乐部”,到2035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市交通运输局

  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快速增长

  我市干线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513.3公里,位列全省第一,“米”字形高速铁路网不断完善,高铁(含动车)通达全国省会城市25个,通达比例高达74%,与北京、上海、南京并列全国第一。地铁1号、2号、3号线三线同步建设,创造了地铁建设的徐州速度。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15.71标台,全市镇村公交开通率达100%。

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我市干线铁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郑徐客专建成运营,符夹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稳步推进徐宿淮盐铁路、顺堤河疏港铁路、双楼港疏港铁路、邳州新港疏港铁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徐连客专等项目;干线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513.3公里,位列全省第一,“米”字形高速铁路网不断完善,高铁(含动车)通达全国省会城市25个,通达比例高达74%,与北京、上海、南京并列全国第一。

  城市轨道实现突破发展,地铁1号、2号、3号线三线同步建设,创造了地铁建设的徐州速度;地铁1号线正在进行试运营,将于本月底正式运营。

  高快一体化道路网不断完善。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1公里,基本形成“一环五射两纵一联”总体格局,位居全省前列。普通国省道达到1300公里。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增强

  航空枢纽能级不断提升,观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建成,T2航站楼投入运营,有效满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46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万吨、年航班起降架次5.2万架次的需要。国际客运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开通至日本大阪、泰国曼谷、柬埔寨暹粒、越南芽庄4条国际航线,开通香港、台北2条港台地区航线,同时机场航线覆盖国内22个省的省会及重点旅游、商贸城市。徐州-香港全货机货运航线正式通航。

  铁路枢纽布局逐渐完善,拥有徐州站和徐州东站两座重要铁路枢纽,建成徐州东动车运用所,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动车所的非省会城市,高铁班次增加至100个班次。淮海经济区国际陆港扎实推进,将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等进行整体规划。

客货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城际客运水平不断提高,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加快,徐州至台儿庄、徐州至萧县城际公交运营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以来开行了徐州至连云港、丰县至观音国际机场等定制客运线路14条,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出行服务需求。

  城市客运服务稳步提升,徐州市被确定为省第二批公交优先示范建设试点城市。全市新辟优化公交线路341条,新开大站快车、夜行班车线路13条,购置节能环保公交车3177辆。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15.71标台,城市公交分担率达到25.3%,城市建城区公交500米覆盖率达到95%。交通一卡通实现全覆盖,并与淮安、连云港、宿迁实现优惠互享,铜山区和市区部分公交线路实现了同城同价。邳州市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

  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推进,全市新增镇村公交乡镇106个,累计开通乡镇112个,开通镇村公交线路193条,镇村公交开通率达100%。丰县、沛县、邳州、贾汪实现了全覆盖,丰县、沛县推行的全域公交模式,极大方便了农村群众出行。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提升至5A级,处于苏北地区领先水平。

  多式联运系统不断完善,我市淮海经济区现代物流服务枢纽、顺堤河综合物流园、邳州港物流园、孟家沟物流园4个项目先后被评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占全省项目总量的21%。徐州港务集团、上海铁路局等8家企业共同签约,形成了徐州公铁水联盟。开通多式联运线路32条,开行至扬州、太仓、连云港、南京等6条水运集装箱运输航线,2018年完成内河水运集装箱吞吐量3.15万标箱。淮海经济区现代物流枢纽目前已开通徐州—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成为中远海运集运航线网络的结点之一。与宁波舟山港合作开展“门对门”海铁联运国际运输服务,全市“公铁水海空”多式联运体系初步构建。我市被授予“中国交通与物流枢纽名市”称号。

市教育局

  打造淮海经济区教育高地

  目前,我市高等教育规模仅次于南京,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矿业工程、测绘科学、神经语言学、麻醉学等一批专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职业教育实力突出,全市有各类职业院校30所,骨干院校数量居全省第二;基础教育体量庞大,全市在校生164万,占全省六分之一,规模居全省首位。

  “十三五”以来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346所、幼儿园511所。创建成省优质幼儿园60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11所,三星级以上高中55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持续四年实现“双增”。

  徐州作为江苏教育大市,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体系的地级市之一。目前,我市高等教育规模仅次于南京,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矿业工程、测绘科学、神经语言学、麻醉学等一批专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职业教育实力突出,全市有各类职业院校30所,骨干院校数量居全省第二;基础教育体量庞大,全市在校生164万,占全省六分之一,规模居全省首位。

  “十三五”以来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346所、幼儿园511所。创建成省优质幼儿园60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11所,三星级以上高中55所,全市义务教育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持续提升,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持续四年实现“双增”。

建设淮海经济区职教高地

  牵头淮海经济区10个核心城市成立淮海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淮海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现代农林、先进制造和商贸5大淮海职业教育集团、建设5大淮海公共实训平台。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1所、省高水平高职院校2所、省现代化职业学校10所,建设15个对接我市战略新兴产业的15个特需专业。

打造“学在徐州”培训品牌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优化徐州教育生态,依托我市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水平较高、知名品牌较多、办学信誉较好的实际,不断发挥徐州教育培训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引领,吸引众多学生来徐参加学习培训。

  壮大高等教育阵容,加快推动幼高专创建本科院校,支持徐州工程学院创建区域性应用技术型大学。

  今年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规划建设、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推进名优骨干教师培养、强化教师激励政策等6项重点任务。全市教育系统将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聚焦淮海经济区建设目标,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引领,不断完善徐州作为区域教育中心的体系和功能。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金融总量规模持续扩大,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525.33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7917.27亿元,上市公司11家,市值813.68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市值29.49亿元,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723家。

打造淮海经济区顶级金融服务中心

  据悉,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工程,总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计划2022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集聚各类金融机构300家以上,基本建成淮海经济区体系最健全、业态最多样、创新最活跃、功能最完备、品质最高端的金融服务中心,在国内金融中心建设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淮海经济区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力、在徐州经济跨越发展中具有牵引力。目前已有100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意向入驻。

  为扶持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徐州市政府出台《徐州金融集聚区发展扶持意见》(徐政发〔2017〕68号),先期设立规模1亿元的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对入驻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机构搬迁招引、房产置换以及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明确扶持奖励政策。其中,对新设立入驻金融集聚区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类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对新入驻金融集聚区的金融机构负责人、高层次金融人才,根据其相关贡献,经评定后,给予相应奖励或补助。

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加速集聚各类金融资源,全市金融总量规模持续扩大,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金融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我市金融业在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明显增强。

  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525.33亿元,比年初增加598.51亿元,同比增长11.26%;人民币存款余额7917.27亿元,比年初增加807.99亿元,同比增长14.52%;上市公司11家,市值813.68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市值29.49亿元,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723家;1-7月,全市保费收入165.02亿元,同比增长8.2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1.4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23.56亿元。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4家、财务公司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证券分支机构38家、市级保险公司71家,其中产险公司26家、寿险和养老险公司45家,共有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从业机构近百家,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均居淮海经济区前列,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基金、租赁、保理、财务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金融机构体系。

云龙区

  全面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心区

  以1993年大范围区划调整开始起算,到2018年,云龙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59亿元提高到330.92亿元,财政收入由0.25亿元提高到28.0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从0.18亿元提高到289.62亿元,分别增长了207倍、110倍和1600倍。截至2018年,云龙区已连续13年荣获江苏省“平安区”称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3年的1680元增长到2018年的36090元,增长了21倍。

  云龙区是徐州市主城区之一,成立于1955年,目前已形成全市行政、经济、文化、商贸和旅游中心。云龙区副区长杨毅介绍了云龙区70年来的发展成绩。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业凋敝,到如今的现代产业协同发展、齐头并进,云龙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以1993年大范围区划调整开始起算,到2018年,云龙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59亿元提高到330.92亿元,财政收入由0.25亿元提高到28.0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从0.18亿元提高到289.62亿元,分别增长了207倍、110倍和1600倍。1993年云龙区常住人口是21万,2018年增长到45万,增长了1倍多。截至2018年,云龙区已连续13年荣获江苏省“平安区”称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3年的1680元增长到2018年的36090元,增长了21倍。

经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云龙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9.1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15.56亿元,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比达91.68%;创建省级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创新示范区经验做法获省商务厅复制推广。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淮海金融服务中心、龙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工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检验检测产业小镇,国际博览中心即将开工。新城区的加快繁荣、省级经济开发区获批建设为全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全区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城市建设不断实现新提升

  1993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云龙区行政区划面积从44平方公里增长到118平方公里,云龙区始终秉承“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建设理念,新建扩建一批市区主次干道,整修街巷百余条,实现与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大力完善功能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区内博物馆、规划馆、奥体中心等功能性配套一应俱全。近几年来,共投入2.4亿元整治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河道。持之以恒增添城市绿色,建设汉文化景区、快哉亭公园、五山公园等园林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72%,云龙区已成为安居置业的首选之区。

文化建设新亮点不断涌现

  全区拥有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5家,户部山古民居景区入选江苏十大新景区,回龙窝街区全面开街,汉画像石解密馆开馆,2018年全区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成功举办了五届的文博会是淮海经济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博览品牌,云龙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建成区级文化馆、图书馆,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站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为100%,位居全省第一;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1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