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高先生(化名)因为经营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正愁没地方借钱时,“人人贷”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上他。高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很快在手机上安装了APP。可过了几天,他不但没拿到钱,还报警称自己被克隆APP给骗了。咋回事?
困境
资金周转困境难倒老板
高先生,早些年做小买卖,凭借灵活的头脑,摸索出门道,慢慢地生意越做越大,还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每年赢利也很可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营模式的不断变革更新,高先生的公司经营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资金周转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高先生并没被眼前的困难压倒,他不断总结反省原因,同时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寻求新的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高先生在一项工程竞标中成功中标。经初步预算,这项工程做成后,完全可以帮助公司走出目前的困境。
然而,高先生遇到了新的困难:做这项工程,公司要先行垫付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的来源成了难题。
惊喜
“人人贷”主动联系借钱
就在高先生为这笔资金愁得茶饭不思时,前不久的一天,突然有人通过微信加高先生好友,称自己是“人人贷”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人人贷”查看了高先生的信誉度,最高可以贷三十万给他。
其实,高先生对目前的网贷并没有太多好感,因为在网上贷款被骗的报道太多了。不过,“人人贷”在高先生的印象中,还是比较正规的。即便如此,高先生并没有放松警觉,他没有急于按对方所说的去办理贷款,而是不停地与这名工作人员进行沟通。高先生感觉对方很专业,便开始咨询如何办理借贷业务。对方立即发来一个二维码,告诉高先生,扫描这个二维码安全“人人贷”的APP,直接在APP上按提示步骤申请就可以了。
于是,高先生扫描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很快便安装了APP。为了确保不被骗,高先生又打开百度,和网上关于“人人贷”的APP进行比对,最终确认应该是真的——从标志到打开后的界面来看,都是一模一样的。
恼火
防不胜防掉入克隆陷井
虽然经过比对,高先生确认为真的“人人贷”,但依然保持着警惕。在注册过程中每一步都进行比对,一直到最后一步,他发现都和网上描述的一模一样。
注册完毕后,工作人员开始和高先生谈起利息来。得知高先生需要十五万元的贷款周转,对方询问了还款时间后,经折算,告诉他,需要一万二千元的利息。对方还告诉高先生,先将利息钱付了,借的款项很快就可以到账。
一分钱没借到,怎么要先打钱给对方?
对方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他们办理的程序。他称,看高先生的信誉度,可以先打两千;待十五万到账后,再将其余的一万元打过去。高先生见对方很有诚意,于是将两千元打给了对方。
很快,高先生手机上收到了来自“人人贷”的提示短信,称其成功办理某某业务。
然而,对方给高先生办理的贷款迟迟没有打过来,而要求高先生将余下的利息打过去,否则不好打款,这和之前的说法完全不同。对方还称,可以给高先生打折,打九千元就可以了。
这时,高先生感觉到可能上当了。他立即通过114查得人人贷的客服电话,核实情况。对方工作人员告诉他,人人贷不需要提前支付利息,也不要什么手续费。
高先生确认,自己上当了。
提醒
小心克隆APP陷阱
昨天,高先生来到辖区派出所报警。民警了解情况后,查看了高先生的手机,发现高先生所下载的APP确实和真实版的看上去没什么两样,初步认定为克隆版的,并已介入调查。
记者了解到,类似于高先生这样在网上办理业务,掉入克隆网络平台的案例不在少数。
市民宛先生告诉记者,他有一次请朋友在一家饭店吃饭,店内提示通过APP结算可以打折。因为陪朋友,他没到前台扫码下载该店APP,就在百度上搜了一下,随即下载了APP,并在APP上付了款。然而,当他吃完饭准备离开时,店里工作人员称没有显示他结帐了。经一番求证比对,最终发现他下的APP竟然是克隆的,宛先生只好又付了一次款。
警方提醒,在互联网上办理业务,一定要多核实情况,尽可能地通过第三方查询平台查得的电话与对方进行核实,以免掉进克隆平台的陷阱。
(来源:扬州发布;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