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感动泰兴70人】他,泰州地区革命运动的先驱

2019年09月20日 08:49:54 | 来源:智慧泰兴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沈毅

(1900.1-1928.6)


  沈毅,原名沈鸿钧,1900年1月28日出生于泰州一户贫民家庭。泰州地区第一位中共党员,第一位党支部书记,第一位县委书记。9岁时,父母相继去世,14岁辍学到上海一家绷带厂当童工。在上海的这段时间,沈毅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之中。


  1923年,沈毅在友人韩亚俊的资助下离开家乡,前往广东海陆丰地区。在澎湃同志的领导下,海陆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在那里,沈毅积极投身革命,其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初,沈毅受组织指派回到黄桥,开展革命工作。他以卖笔墨为掩护,走村串户开展社会调查。当时有人误认为江浙地区是鱼米之乡,这里的农民生活较好,并无革命精神。但是毛泽东同志在1926年《向导周报》第179期上发表的《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中却提到:“其实这种见解完全是皮相,完全是不明白江浙农村实际状况之谈。”

沈毅最早接触到的是工人运动

但是早年间在泰兴东乡地区工作的经历和

在广东海陆丰地区参加革命时的见闻

让他认识到农民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中

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

他最终选择了三县交界

反动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刁家网地区

作为活动基地

开展革命工作


坐落在刁家网,馆名由张爱萍题写的中共江浙独立支部纪念馆


  沈毅来到刁家网之后,发现当地农民深受压迫却又无力反抗,只能寄希望于教育,指望子孙通过读书跳出“农门”,所以私塾众多,塾师在农民中也颇有威望。但是塾师也大多出身贫苦,同样深受地主豪绅的盘剥。沈毅决定从团结塾师入手,先后结识了青年塾师戴奎、刁九善等人,向他们传播革命思想,发动他们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春

刁家网地区遇到了空前的春荒

贫苦农民纷纷断炊

挣扎在死亡线上

沈毅意识到

这是一次发动群众的绝好机会

他先后在戴奎、刁九善等人办的夜校里

向农民进行春荒借粮不交利息的思想动员

经过他们针锋相对的较量

共借到粮食五百多石

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

  借粮斗争的胜利

鼓舞了广大农民的斗志

也为继续开展农民运动打下了

坚实的群众基础




  1926年6月,沈毅主持召开了泰州地区第一个农民协会——刁家网农民协会的成立大会,刁九善当选为会长,并将刁网村改名为“醒农村”。


  1928年2月15日,“醒农村”农民协会在刁氏宗祠广场召开村民大会,宣布合作社正式对外营业,并命名为“醒农合作社”,它是当时江苏省第一个党领导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烈士生平


●沈毅与泰州第一个共产党小组

  1925年4月5日,沈毅化名乐贫在泰兴古溪杨茂斋家中,发展了杨茂斋、熊良甫、张秀峰等三名中共党员,分别为三人取化名为化贫、达贫、安贫,相约以后以“四贫”兄弟相称,用化名开展党的工作。当夜,四人沥血为志,写成血书,宣誓成立了泰州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血书埋于杨家院落,沈毅亲手在上面栽种了一株枸杞。枸杞前,四人立下了“心不变、万年青,决心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铮铮誓言。

●沈毅与醒农合作社

  1926年,沈毅在成立刁家网农民协会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筹建农民合作组织的设想,并委派农会会长刁九善负责合作组织筹建工作。在合作组织筹建初期,农会负责多渠道筹集资金,广大农会会员倾力支持,至1927年底,共筹集资金1830元、粮食50000余斤。合作组织开设有粮行、布庄、杂货铺、烧饼油条店等,经营粮、油、盐、烟、酒、糖、纸和布匹等生活用品,经一年多试营业,运行良好,管理也逐步成熟。期间,有1000多农民加入组织。1928年2月15日,刁家网正式成立合作社,沈毅在成立大会上将合作社命名为“醒农合作社”。“醒农合作社”是江苏省第一个党领导下的农民合作组织。它以“互助自救、一切为民”为宗旨,为农民提供平价、便利的服务,有力地打击了奸商和地主的高利盘剥,团结凝聚了民心,推动了周边地区农民运动的迅速开展。

●沈毅与“七二围城”

  1927年,国民党泰兴县党部成立,沈毅担任国民党泰兴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协会指导员。6月30日晚,国民党泰兴县公安局长陆文凤借蒋介石公开反共、“清党”之机,伙同泰兴商会会长吴筱山及县警卫队队长翁沛等人,纠集巡警和流氓打手,伪装成“民众自卫队”,冲击国民党泰兴县党部,抓捕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共产党员共18人,指使“儿童自卫队”四处砸抢,抢走文件、印鉴,撕毁孙中山遗像和国旗,并在全城大肆搜捕共产党人。


  沈毅得知后,立即组织发动农民开展斗争。7月2日上午7时,沈毅以国民党泰兴县党部执行委员的身份,指挥万余农民围住泰兴城,要求无条件释放被捕人员,严惩肇事者,反对“清党”。国民党泰兴县当局置之不理,围城农民愤而攻城,很快将南城门攻破一个洞,惊慌中国民党县长翁翰中下令对登城农民开枪,打死12人,打伤20多人。为避免更大伤亡,沈毅命令农民停止攻城,敌人趁机设计诱捕了沈毅。攻城农民失去了领袖,只得忍痛撤退。后经我党多方活动营救,沈毅等5人于8月3日获释。“七二围城”,是中共泰兴党组织秘密领导农民进行的一场群众性的反“清党”斗争,虽因经验不足、措施不当失败了,但它为日后斗争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沈毅与“五一农民斗争”

  1928年4月30日下午,沈毅领导农民发起斗争,黄桥东北乡400多名农民,携大刀、长矛、铁叉、长枪、土炮等武器从刁家网多路向龚家垛、东官垛、东分界、西分界、杨何庄等地进发,沿途烧毁恶霸地主房屋20多户,分光他们的粮食。5月1日,斗争达到高潮,农民一路高唱《醒农歌》、高呼“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等口号,缴枪支、分粮食、焚毁田契和债据、火烧地主庄园,斗争人数也迅速增至两万余人。截至5月2日,斗争农民共烧毁土豪劣绅房屋86户以及大量租债簿和契约,收缴粮食10万余斤。5月3日,斗争队伍在耿家园遭遇国民党泰兴县公安局县警1个中队的追剿,沈毅领导农民利用有利地形与敌对抗,激战数小时后,敌人撤退。当晚,沈毅迅速转移骨干,埋藏武器。自己则留在当地,继续领导斗争。6月25日,沈毅在泰县花家舍被捕,28日在泰州大校场就义。“五一农民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推动了泰州地区革命武装斗争的发展,为建立工农红军准备了条件。


供稿:泰州市党史方志档案办公室

来源:微海陵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