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奔腾激扬 一条河的旷世风华

2019年09月19日 16:01:00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运河扬州城区段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万众瞩目,举国欢庆。

  我们为国自豪,欢唱“东方红”的豪迈;我们为家奋斗,谱写“绿杨春”的精彩。19日起,扬州晚报、扬州发布、扬州网同步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方红绿杨春”大型融媒体主题报道,共分五个篇章,充分利用系列精品短视频、15秒竖视频、VR等融媒体技术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我们70年的华丽嬗变。

  “东方红绿杨春”大型主题系列微视频:从一条河、一盏灯、一身衣、一桌饭等细节着手,娓娓讲述70年来扬州发展的巨大成就;

  国庆(解放)路上:寻访扬州带有解放、国庆的地名,从一条路(桥)的岁月变迁,喜看千年古城的华丽舞步;

  竖立着的扬州之最:全城首创15秒竖视频,回顾70年来扬州各个领域之“最”;

  时光机穿梭70年:一张老照片的VR穿越之旅,当新与旧重叠,当黑白影像幻化成VR实景,仿佛登上时光机,瞬间穿越70年;

  我想对你表白:祖国母亲七十华诞,说出你的家国之爱。请你发来照片,对祖国、对扬州、对生活,写下一段你的表白。

  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在此挖下了第一锹土。1794公里的大运河,浩浩荡荡,洋洋洒洒,见证了泱泱华夏的旷世风华,谱写了东方文明的不朽传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古老的大运河与两岸的人民一道,奔腾、激扬,挥洒着举世瞩目的盛世荣光。

  全面整治,扬州从此有了两条运河

  川流不息的大运河,不仅塑造了扬州的经济地理,还涵养了扬州人开放包容、创新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

  1958年,21岁的徐炳顺第一次踏进了扬州水利科,大门前挂着“京杭大运河指挥部”的牌子。当时举国上下全面整治大运河,他与35万扬州市民一起,奔赴前线,赋予运河新生。京杭运河扬州段的开挖也拉开了扬州城市发展的框架。从此以后,扬州便有了两条运河,一条波澜壮阔的大运河,奔流不息;一条钟灵毓秀的古运河,蜿蜒生辉。

  上世纪50年代开挖了通江的运河,从廖家沟水系直接到长江去了,变成了一个主运道,我们绕城的古运河的运输功能就弱化了。鉴于这个情况,上世纪90年代规划建设了运河风光带,对古运河作了管制,对它的功能作了调整,古运河变成了城市生活休闲的区域,这样的变化一直延续到现在。70年来,运河对扬州的贡献,和我们生活的关联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与古老运河同生共长的扬州,也始终在时代的变换中焕发勃勃生机。

  梦圆多哈,成为“世界的大运河”

  时光流进新世纪,与古老城市一样,古老运河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4年6月22日,梦圆多哈,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了“世界的大运河”。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这几年,扬州以系统化思维、国际化视野,全力兑现申遗的承诺,争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力军”。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北煤南运、防洪灌溉,再到新世纪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千百年来,人们对运河的认知不断更新。

  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大运河打造成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

  随着连淮扬镇高铁全面建设,北沿江高铁即将开工,扬州将在全省第一家实现县县、区区通高铁,从根本上摆脱区位被边缘化的困扰。这些,为我们更加有力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物质保证。”

  扬州城和大运河,迎来了最好时光

  沿京杭之心向南,一路风光,直抵运河三湾风景区。

  就在一年前,东南片区还以脏乱差著称,现在写实了“东南形胜”。2019年5月5日上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在这里正式奠基,将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博物馆和最能反映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

  扬州人民正在全力奔跑,努力“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作为运河长子,将运河打造成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责无旁贷。这些年来,扬州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和开拓。

  历史上的扬州,兴盛于汉、鼎盛于唐、繁盛于清,三次辉煌,永载史册。今天,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迎来了新时代再创辉煌的重大历史机遇。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再焕华光,指日可待。

  大运河依然流淌着,大运河与扬州城的故事依然续写着。

  (来源:扬州网 编辑/赵恩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