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涵,保障药品供应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11日,从市卫健委传出消息: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在全国保供联合体中首开先河,近期与市卫健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协作、合力探讨生产性、政策性、流动性、机制性等药物短缺因素,探索建立动态、长效的药物短缺科学管理和应对机制。
8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负担等。会议指出,建立健全基本药物、急(抢)救药等常用药保供稳价长效机制,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是重大民生关切。由上药信谊联合23家医药企业组织实施的首个药联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应民生期盼,一年来,首批24家成员企业以高度责任感精心做好短缺药保供工作,最新的141短缺药目录中药联体正常供应42个品种,曾经短缺的多个品种已经不再短缺。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药品保障供应工作,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本月上旬,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理事长单位——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与南通市卫健委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合作意向,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简称药联体)将向我市医疗机构提供生产的小品种药(短缺药)全部目录产品,并优先、及时保障供应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一旦出现药品短缺,医疗机构将第一时间向药联体反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终端使用信息和药品供应信息的互通互联,将极大提高药品供应保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这就意味着今后药联体26个成员单位生产的141个小品种药(短缺药)将有力助推南通药品保障供应。
记者了解到,药联体明确成员单位需定期报送保障品种生产计划、库存及市场供应等情况,着力搭建短缺药信息采集平台,实施药品停产报告制度,逐步建立药品研制、生产、储备、供应(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管控和预警机制,构建小品种药(短缺药)长效保供的闭环管理体系。此外,药联体成员内部已达成共识,将努力确保药品价格合理。未来,药联体将携手致力于打造更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积极引进国外原料药、制剂以及技术,满足国家基本保障与人民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不以量小而不为”、“不以利小而不为”,药联体成员将以“救死扶伤”的责任担当,为保障小品种药(短缺药)稳定供应勠力求解,护航民众健康福祉。
新闻链接
药联体是由国家工信部倡导,发改委、卫健委和药监局支持,上海医药牵头组建,上药信谊发起组织实施的联合体。作为首个“药联体”平台的牵头单位和积极响应者,上海医药秉承“持之以恒,致力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生活品质”的初心和使命,业务覆盖医药研发、制造、分销与零售,位居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前列。
当前,上海医药正在加快创新转型和国际化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全球多地成立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努力在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上取得新的突破。其核心企业上药信谊则主动承担起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责任,在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和上级领导单位支持下,投资数亿元用于绿色集中生产基地建设,保障了包括地高辛片、青霉胺片、氯丙嗪片等一大批小品种药(短缺药)的生产和供应。随着药联体平台的“朋友圈”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体系建设愈加完善,具有丰富药物储备经验和短缺药成功保供经验的上药信谊也将充分释放“头雁”效应,为民族医药、百姓健康谋求福利,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