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的教育有关!睢宁在干这些大事,条条重磅!

2019年09月10日 17:03:24 | 来源:无线睢宁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今天是教师节了,

  岁月如歌,感谢恩师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教育这件大事!

  新学年已经开学一周,

  学校发生的变化你发现了吗?  

  近年来,

  睢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完善城乡教育基础设施,

  积极改善教学环境,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建设学校、定制免费公交、

  消除“大班额”、提升师资力量……

  大量信息干货

  快跟小编慢慢往下看

  ↓↓↓

  01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近年来,睢宁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项目建设,共建设53个,总投资9亿元,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

  ■2018年续建的27个项目已竣工,并全部通过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现已投入使用。

  ■2019年共有26个学校建设项目,包括县第二实验小学北扩、第四实验小学西扩、高作初中宿舍楼、刘圩中学宿舍楼等项目。

  据了解,城区的高铁商务区和睢宁一中两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其余6个项目图纸设计已经完成,确保年内全部动工建设;农村已有7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他项目正在推进中。

       此外,同时
睢宁投资建设5个塑胶跑道,包括高作中学、睢宁县第二中学、开发区小学、龙集中学、睢宁县第五实验小学,现已全部使用。

  9月4日,记者来到魏集中学看到,新建的教学楼施工队正在进行粉刷墙面等收尾工作。   

  据了解,魏集中学新的教学楼与宿舍楼是2017年由县财政投资建设,其中宿舍楼建筑面积是2549平方米,共48间,容纳了440名学生住宿,今年8月份竣工,在甲醛测试合格后,于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教学楼面积是4543平米,预计10月1日投入使用。 

  今年魏集中学和浦棠中学合并,现有教职工98人,学生562人,合并后一些浦棠的孩子回家路程就有些远,宿舍楼投入使用给这些孩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同时,魏集中学对食堂改造,增添炊具,加强食堂的管理,让孩子吃的放心。

  02

  免费定制公交 温暖学生回家路

  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后,为解决撤并学校学生上下学路途遥远、家长接送孩子负担重的问题,我县采用免费定制公交的方式,接送撤并学校学生,打造更优质、更方便、更安全的教育。

▲邱集镇定制公交

  今年9月,除拥有公交村村通的双沟镇、6辆校车的高作镇外,还有13个镇以及睢城、金城街道免费定制公交正式投入运行,接送学生公交线路46条,修建站点88个,调用城乡公交74台,涉及有派车接送需求的39所撤并小学,接送学生达3130人。

▲凌城镇定制公交

  9月4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古邳镇中心小学分校看到,6辆新能源公交车整齐停放在院内,等待学生放学回家。 

  古邳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周蒙介绍,该分校的学生由原周滩、张塘、骑河、陈庄4所撤并小学的学生组成。为方便他们上下学,县委、县政府投入6辆免费定制公交,设立4条线路,将学生送到10个接送站点。

  “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我们采取了‘三个一’的责任管理模式。”周蒙说,班子成员明确分工,一人一点,一人一车,一日两核;学生一生一卡、持卡乘车,每个站点、每辆车都建立一个微信群,与家长、看护点人员、跟车老师、公交车司机及时保持联系,保证每个站点秩序井然,每辆车安全平稳运行。同时,该校还与公交司机、接送老师、看护点值班人员、学校包片人员签订承诺书,夯实责任,确保万无一失。

  “接送点上有村组干部看护,车上有跟车老师守护,我们家长放心,也安心。”学生家长吴祥民说。

  03

  消减“大班额”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县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鲍雪梅介绍,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56人及以上为“大班额”,66人及以上为“超大班额”。为加快消除现有“大班额”,严控产生新的“大班额”,县教育局与各校签订责任状,从严要求所有学校,今年起始年级不超过55人,其他年级不超过65人。对班额严重超标的学校,从严限制其招生及转入。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县教育局还将着重督查各校消除“大班额”计划制定、实施和推进情况,确保今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秋季开学后,城西小学五年级学生刘紫玉发现班级的人数减少了。这让她明显感受到教室变得宽松了,和老师互动交流也多了。

  刘紫玉的感受,得益于县城西小学全面消除“超大班额”。县城西小学副校长吕秀丽介绍,该校从暑期开始,就搬腾教室、申请师资、均衡分班,全面消除“超大班额”,为明年彻底消除“大班额”做好准备。

  “现在,在课堂上能够关注到更多孩子,更好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县城西小学教师钟丽说。

  0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师资力量

  记者从县教育部门了解到,针对我县师资短缺比较突出的实际情况,县教育局通过多种形式补充师资。“我们2019年招聘新教师300名;返聘退休老教师137名;招聘政府购买服务岗位教师200名。”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彭晖介绍,今年我县还计划招引睢宁籍在外任教教师35名。

  

  此外,今年我县通过教师“县管校聘”方式,共有503名中学教师转岗到小学任教;通过中学暂时闲置的教室和教学设施,新学期共有83个班级、4000多名小学生在近20所农村中学就读,分解中学富余教师、节约小学师资260多名;同时为促进城区学校教师均衡配置和城乡学校教师合理流动,弥补城区学校师资缺口,2019年为城区学校遴选教师207名。

  彭晖介绍,在解决数量不足问题的同时,我县也不断提高质量,通过选派城区优质学校骨干教师和名特优教师通过支教等形式,迅速提升薄弱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多途径 教师队伍不断扩充

       9月4日下午,走进凌城镇中心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新招聘的英语老师正通过多媒体向孩子们传授知识。

  据了解,由于近两年生源不断扩大,加上实行小班制,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紧缺,该校今年新增添了37套多媒体,同时教师队伍新增70余人。

  传帮带 提升教师素质

       “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蹲下身子看孩子,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9月5日上午,李集中心小学副校长王鸿在“名师工作站”里谆谆告诫向他“学艺”的几位青年教师。

  今年48岁的王鸿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在他领衔的“徐州市王鸿名师工作室”里,王鸿为青年教师担当教学导师,指导他们创建学校青年教师论坛,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他所指导培养的青年教师已又近百人成为各校教学骨干。

  名师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李集镇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李集镇中小学多次获得一等奖;李集中学本科上线率连续3年实现递增;全镇教师业务水平、科研能力、政治素质也实现了大幅提升,去年该镇有60余位教职员工获得县级以上表彰。

  近年来,睢宁坚持教育资金优先安排,保障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均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05

        “2018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事业费比2017年增长36.66%、2.02%、22.67%和10.33%。”教育局财审科科长杨猛说。

  2019年,我县继续足额保障教师工资发放足额安排各学段公用经费1.44亿元建立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2019年县财政已安排校舍建设专项资金1.22亿元)、加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投入(2019年县财政已安排设备购置专项资金2130万元)、优先足额发放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扶贫助学资金(2019年已发放扶贫助学资金1794.67万元)、建立健全校园安保经费保障机制(2019年县财政已安排安保经费250万元)。

        此外,县委、县政府还设立了1000万元教育奖励基金,专项用于奖励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干教师。

▲睢宁县第一届教育表彰大会

  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

  家长们的殷切期望……

  这些无一不激励着老师们用心做教育, 

  用一颗爱心赢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与喜爱,

  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古邳中学教师、2018年县“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朱斌:“不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爱党爱国爱教育的责任心,爱护每个学生。体会学生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用师爱来滋润学生。”

  邱集镇中心小学教师、2019年县“模范班主任”李桂红:“心有所指,不忘初心,我将砥砺奋斗继续追逐教育的腾飞梦!”

  古邳中学教师丁建东:“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教好书,育好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要以‘我将无我’的家国情怀,从本职工作做起,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李集中心小学教师冯艳秋:“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我们为人师表者更应该不忘初心和使命,三尺讲台,奉献人生,当好孩子的领路人。”

  县城西小学教师、县优秀教师夏丽:“从教以来,一直把‘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平时工作中,我也是边学边教,边教边学,不断钻研业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的是给学生、给家长、给学校、给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邱集镇中心小学班主任、2019年县“优秀班主任”肖肖:“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做幸福的追梦人。”

  县城西小学教师路红雨:“教师代表着一个使命,也代表着一种责任。在这风清气正的美好时代,我们一定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书写最美的教育诗篇。”

  特教中心教师宋丹:“特殊教育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虽然我今年刚入职,但我有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反思,不断地完善自我,一定能给特殊儿童带去更多精彩的生活。”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期待睢宁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