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军(左三)与看望他的同志合影。 通讯员 祖三轩 田永春 胡曙航 摄
“把钓鱼的东西准备好,明早还得去。”7月下旬的一个下午,92岁的王邦军老人午休以后,正忙着整理渔具。这位身材削瘦的老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徐州市公安系统离休以后,晚年以垂钓为乐,锻炼身体。无论是年轻时拿枪抗战,还是如今拿竿钓鱼,不同的“武器”在手,同样绘就着出彩的人生。
埋骨何须桑梓地
说起抗战,王邦军打开了话匣子。1944年去参军,人家嫌他个头还没有枪高,不愿意收。第二年才得偿所愿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此后,他辗转全国,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历练成长。
“刚参军那会儿打过日本鬼子和日伪军。后来在苏中战役中参加了宣家堡战斗、杨华桥战斗、李堡战斗、丁堰战斗、海安战斗等,都是和国民党反动派打。全国解放后不久,我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说起过去的峥嵘岁月,王邦军记忆犹新。
王邦军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做了最坏的打算。走的时候,也没有和家人细说,只给哥哥留了一封信,说是工作调动,需要到东北去,不能带走的东西先寄存在哥哥那里,并没有说以后是否还去拿。
“我们是第二批入朝,直接抵达西海岸,主要任务是阻击仁川登陆的美军,并准备与敌人血拼到底。在驻防的一个多月里,每人都写了决心书,誓不后退,后来敌人没敢过来,我们又被调去中线马山。”王老讲述,那边的气候很恶劣,冬天特别冷,吃不上热饭。没有水喝时,只能抓一把雪吃,要不然就是啃冰块。那时候国家刚刚解放,生活比较困难,战士们吃的是高梁米加咸菜。
当时,五圣山阵地是我军在朝鲜战场的战略要地,关系到整个战场的形势。为了巩固阵地,战士们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坚守在阵地的掩体内。“在敌我双方对峙五圣山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方山头被敌机轮流轰炸,整个五圣山被炸下去两米多。有一次,我的坑道口被敌炮弹炸坏,被子被炸烂。当时我下连队检查工作去了,侥幸躲过了一劫。牺牲的危险无时无处不在。”王老回忆说。
自信人生二百年
“3年以后,队伍凯旋。当再次跨过鸭绿江,看到祖国人民的那一刻,我激动万分。我有幸回到了祖国,而无数战友们却长眠异国他乡……”王邦军声音高亢,言语间流露出九死一生的感慨,以及对战友的无限怀念。
走进王邦军老人的家,墙上的“抗日英雄,公安楷模”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市公安局党委送来的牌匾,是对王邦军一生最好的诠释。“我是1927年出生的,那一年也是我军建军之年,这是我非常骄傲自豪的事情。”王邦军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
虽然90多岁高龄,王邦军仍是老干部当中的积极分子,经常在家人的陪同下参加市公安局老干部处组织的党员活动。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以革命经历撰写的回忆文章,先后在“徐州老公安文化节”和市公安局“庆祝建党95周年”“庆祝建军90周年”等征文比赛中获奖。市公安局拍摄的微电影《初心》《忠诚》,王邦军也是主要原型之一。自己的经历能被拍成电影,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传播出去,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年轻一代,王邦军感到很自豪。
谈起家人,王邦军开心地笑了。“家人把我照顾得很好,家里有事孩子都帮着解决了,老伴天天陪着我,还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啥事都不用我操心。”王邦军说,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好,青山绿水、生态宜居……随处逛逛,有老伴和子女陪着,每天都过得很舒心。
谈到未来,王邦军充满信心地说出了心愿:争取活到100岁,见证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