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每年的9月5号为“中华慈善日”。今天是第四个“中华慈善日”。我市举办“为大爱镇江增光添彩”主题活动,倡导扶贫济困美德,弘扬互帮互助精神,展现大爱之城风采,进一步推动我市慈善事业蓬勃健康发展。
活动首先通报了2019年市区“慈善一日捐”情况。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于7月8号启动,市领导与市级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带头献爱心,当天现场捐款12万6千6百元。截至8月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共捐款500多万元。
市级机关工委 书记 潘国建:近年来,市级机关工委将“慈善一日捐”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列入工作内容,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与评选机关先进党组织、文明机关挂钩。市级机关部门将“慈善一日捐”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抓手和责任,呈现“热情高、行动快、覆盖广、成效好”的局面。
活动举办《慈善布衣》报告文学集首发仪式。《慈善布衣》报告文学集编委会副主任、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周梅生介绍,在慈善人群中,最庞大最有力量的群体是广大普通市民,人称“慈善布衣”。为弘扬市民朋友无私忘我、持之以恒的爱心奉献精神,今年 2月份开始,市慈善总会与《金山》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报告文学集《慈善布衣》。文学集重点描述了25位平民慈善人物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
在第四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隆重首发,也作为镇江慈善向新中国建国70周年的一份献礼。我们相信《布衣慈善》报告文学集的出版发行通过平民慈善、草根慈善精神的传播一定能够激发更多的广大群众加入慈善行业,大爱镇江一定能够谱写出新的篇章。
市政协主席、市慈善总会会长 李国忠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慈善事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在扶危济困、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群众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市在“中国城市公益慈善发展指数”评选中位列全国第19位;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慈善系统募集资金就达到了7800多万元,救助支出近4000万元,救助近10万人次,充分彰显了大爱之城的人文情怀。
李国忠指出,当前,镇江正处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要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慈善力量,在教育扶贫、托底扶贫造血扶贫中用好善款,精准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难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要大力弘扬大爱精神、慈善文化,广泛弘扬善行义举,积极选树慈善典型,动员全社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希望今后更加聚焦年度慈善工作的重点和特点,更多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更广泛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热心人士、尤其是年青人投身慈善活动,推动全社会更加自觉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活动现场,“陆小波家族慈善助学专项基金” 启动,启动资金200万元,两年增资一次,基金将持续为镇江“教育扶贫”贡献力量。
活动还表彰了优秀慈善工作者、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洪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郭建出席活动,并为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颁奖,副市长曹丽虹主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