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青年说——常熟理工学院5000余名新生同听入学思政课

2019年09月03日 18:46: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9月2日)下午,常熟理工学院举行新生开学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位博士联手为5000余名新生献上《“四个自信”青年说》。

  曹阳、张杰、孟祥瑞、陆波四位老师分别以“道路自信:人间正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理论自信:领航筑梦--理论的磅礴力量”“制度自信:天下归心--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文化自信:守正创新--铸就中华之魂”为题,从理论层面解读四个自信的内涵,从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分析为什么要坚持四个自信,从辉煌成就论证了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性。

讲课老师:曹阳

  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曹阳说:“通过讲述,能够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人间的正道。”

讲课老师:孟祥瑞

  孟祥瑞老师认为,青年时期是大学生形成制度认同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要在青年时期,树立坚定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从1840年到1912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共1175件,战争赔款加利息总值18亿9千多两白银,丧失领土380万平方公里;八国联军侵华时,数量约为一万六千人,当时的清军的总数是18.5万人……用大数据讲思政是这堂"开学第一课"显著特点,亲和力和针对性让新生对大学思政课有了更多的期盼。

讲课老师:张杰

  张杰老师说:“对于我们中国这艘东方巨轮来说,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的过程中,我们的灯塔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互动交流。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于天祺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方志敏笔下的‘可爱的中国’变成了现实。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人间正道。” 经济与管理学院李甜发言时表示,“走出国门更爱国,出国游学有了比较后,自豪感油然而生,制度自信发自肺腑!” 此外,来自人文学院和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张雨晨、喻静雯也分别从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们对“四个自信”的深刻认识,传递出深深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常熟理工学院学生接受江苏台记者采访

  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不断丰富思政课的形式与内涵,推出“理工星空”系列专题,聚焦身边人,讲述平凡事,让普通师生登上校媒“头条”,在日常述说中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原创话剧展演,引导师生在重温红色经典中触动思想灵魂、熏陶党性修养。“经典阅读计划”则更加坚定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讲课老师:陆波

  陆波老师介绍:“我们的书香校园阅读空间活动,至今已经15个年头,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将《“四个自信”青年说》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第一课,是常熟理工学院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积极尝试。

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士中

  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士中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情怀的教育。新生第一课,我们给大一新生提两点期望:第一,希望他们在大学里不仅仅学到知识,更要学做人。第二,希望他们要有报国之志。”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马凤雷 姜坚 王教群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