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桐:实验室里的国门卫士

2019年08月29日 16:23:02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民以食为本,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奶粉、食用油、葡萄酒等进口食品在市面上十分畅销,不少市民热衷于购买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商品。进口食品进入中国,第一道关卡便是海关,食品进口时等待它们的是海关部门的严格监督抽检。陈桐作为镇江海关综合技术中心的一员,便承担了 “把关人”的责任。

1111.jpg

  “80后”陈桐,老家在辽宁朝阳。2012年,他从兰州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在南昌航空大学任教一年后,进入镇江海关工作。从教书育人到国门卫士,陈桐的战场,从三尺讲台转变为充满了各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日复一日、默默坚守,用实验和检测数据说话,严守国门安全。

  “食品是否安全,一切用检测数据说话。我们这里拥有价值约三千万元的先进检测设备,每个检测步骤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在镇江海关综合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陈桐一见面就来了一段“广告词”。他向记者介绍,海关对进口食品抽取样品并将抽检的样品送到这里,运用高精尖设备,结合多种科技检测手段,会得出全面的数据报告。以进口奶粉为例,其标签上标注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烟酸、叶酸、蛋白质等营养元素都可以检测出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可判断这些营养物质是否符合中国标准要求。

  2013年1月,全球最大奶源基地新西兰产牛奶及乳制品被检查出遭受有毒物质双氰胺污染。陈桐进一步解释道,“双氰胺和三聚氰胺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冒充蛋白,食用之后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当新西兰牛奶遭受双氰氨污染事件发生后,食品实验室的领导和同事们迅速攻关,在前期已完成的前瞻性科研课题《食品中几类掺假非蛋白氮检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开发出双氰氨检测方法,并在全国推广运用。不合格奶粉被拦截在国门之外,切实维护了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2013年11月,台湾橄榄油中涉嫌非法添加叶绿素铜钠事件发生后,食品实验室承担了全国进口橄榄油中叶绿素铜钠含量本底调查工作任务。经过48小时艰苦攻关,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开发出橄榄油中叶绿素铜钠的液质联用仪检测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方法可准确检测出橄榄油中叶绿素铜钠的含量,实验室用该方法完成了来自北京、广东、浙江、苏州、南京等地的四百多份样品的检测工作。

  白天实验、提取、上仪器分析,夜里还要分析数据、汇总报告……陈桐始终坚守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一线。陈桐说,检验工作与国家利益和民生安全息息相关。检验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通过技术手段准确可靠地检验评价,为海关执法提供技术保障,出不得任何差错。2016年,陈桐入选镇江市“金山英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2017年,陈桐进入南京大学在职博士后站,为自己继续“充电”。 近年来,他主要从事与新型色谱填料开发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等相关工作,包括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应用以及分析方法的建立。到目前为止,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8项;已经发表SCI论文3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他看来,“技术创新是检测工作的生命力。唯有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才能不断满足执法和市场的需求。”作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卫士”,选择了这份工作,就是选择了责任、付出和担当。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深爱,如今的陈桐已深深扎根于镇江。他也由衷感叹近几年来镇江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大型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吃、购、玩一体化。“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毅然选择镇江,这里已经是我的家乡!”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