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时代变迁,海安人从脱贫到温饱,又从温饱步入小康,一步一个脚印开创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经,海安夏粮亩产只有200多斤,不少群众难以温饱。46年前的今天,敬爱的周总理就曾关于粮食问题与一位海安农家女拉起家常。想了解这段历史吗?一起来看海安曹莲凤老人的回忆文章《周总理与我拉家常》……
周总理与我拉家常
曹莲凤
我继1969年有幸参加了党的九大会议后,于1973年又被推选为党的十大会议的代表,成为全国1249名党代表中的一员,赴京参会。令人想不到的是,我又被推选为党的十大会议主席团成员,与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坐主席台,共议党和国家的大事。更令人难忘的是,参会期间,敬爱的周总理还与我拉起了家常。
2017年,曹莲凤作为江苏省唯一老民兵代表,前往北京参加庆建军90周年纪念活动。
那是1973年8月25日,党的十大会议开幕后第二天下午三点多,我们江苏代表团集中在北京饭店会议室,准备前往人民大会堂。这时,周总理一行快步来到江苏小组会场。代表们不约而同起身鼓掌欢迎,周总理频频挥手让大家坐下,然后在离我不远的一个空位上坐了下来。
我们平时只有在“新闻简报”和报纸上看到的周恩来总理,今天像慈父般坐在我们身旁,我禁不住思绪飞扬、浮想联翩。“哪位是曹莲凤同志?”突然一个乡音传来,看到代表们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后,我立马回过神来。噢!是周总理在叫我!我立即站起来:“报告总理,我是曹莲凤。”“好、好、好!”总理上下打量了我一下,又问“小曹是哪里人啊?”“总理,我是海安人。”“淮安人,噢,那我们是老乡啰。”我知道是我没说清楚,让总理把“海安”错听为“淮安”,于是我又重复一遍“总理,我是海安人。”“海安人!那也是老乡嘛,整个江苏都是老乡嘛。”全场发出了会意的笑声,这让我也放松了许多。
“你今年多大了?”周总理又问。“我今年28岁。”“那还很年轻嘛。”“总理,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是吗?看不出来、看不出来。”接着周总理把话锋一转“小曹,你们那里群众的生活怎么样啊?”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怎么答?看着周总理慈祥期待的目光,我郑重地回答说“总理,我们那里还有一部分人吃不饱肚子。”会场上,顿时静了下来。
“那是什么原因呢?”周总理接着问。“粮食产量太低了,夏粮每亩只有200多斤”,我回答。“种田要讲科技,首先要让群众把肚子吃饱才行!”提到这个话题,会场上也有许多基层代表争先发言。周总理见我还站着,挥挥手说:“小曹,坐吧,坐吧……”
不一会儿,周总理看了一下手表,站起来说:“大会时间到了,大家赶快集中吧。”全体代表起立,目送周总理一行先行离开后,也相继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
2017年5月12日,时任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常万全在视察角斜红旗民兵团时亲自接见曹莲凤,并与曹莲凤合影。
从十大会议到现在,已过去整整46个年头,我已逾古稀之年。可周总理与我这个农家女拉家常的情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周总理的一颦一笑,历历在目。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永远的鞭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口述:曹莲凤 整理:万怀春 刘建华
后记
2018年,海安市粮食生产实现全省“十三连冠”,单产641.7公斤/亩。海安人把周总理要求的“种田要讲科技”变成了现实,海安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江苏省前列,高标准农田占比苏中苏北领先。不仅如此,新中国已走过的70年,海安人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粮食产量巨幅提升就是其中的典型。
光辉历程带给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启示: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奇迹,还在于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悉心呵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将民族复兴大业推向前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从新中国走过的历史中汲取营养、汲取智慧,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为伟大的奇迹。
曹莲凤简介
曹莲凤曾是角斜“红旗民兵团”女炮班首任班长。今年75岁的她,先后历任民兵排长、营长、副教导员,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等职。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十大主席团成员。2017年8月1日,应邀赴京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退休前任海安县政协专职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
(来源:滨海新区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