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爱心驿站关爱留守儿童,初一学生集体学游泳,校园安全设施集中改造,今年暑假,在全省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中,连云港市采取一系列举措,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人抓,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爱心驿站 呵护留守儿童安全
连云港市留守儿童人数较多,2018年统计,全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2.6万多人。为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镇从2015年起,为留守儿童开设了六座爱心驿站,建立了84人的教师志愿者队伍,提供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等免费服务。
暑假期间,爱心驿站每天开放。在石桥镇东温庄村爱心驿站,20多名孩子在教师志愿者带领下,复习功课,学做手工,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的各种活动。高校、公检法、消防等单位的志愿者也相继来到爱心驿站,给孩子们上安全课,模拟安全演练。
“防火,不能乱碰家用电器,也不能玩火柴等容易着火的物体;防水;不能到水边去玩,同伴落水的时候要赶紧找大人;防坏人;不可以跟坏人打交道。”提到安全知识,东温庄小学四年级女生于沐晗如数家珍。
在爱心驿站服务的志愿者、东温庄小学教师王三林告诉记者,为保障安全,该村爱心驿站配备了16个摄像头,要求家长每天接送,如果家长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志愿者老师必须把孩子护送到家。
据了解,今年暑假,石桥镇近300名留守儿童中,有六成加入了爱心驿站。近年来,连云港各区县纷纷建立爱心驿站式的留守儿童关爱基地。今年8月,连云港市政府发文要求,扎实推进包括“关爱之家”建设在内的多项措施,切实做到将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纳入监护范围。
万人学游泳:一周培训 受益终身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今年暑假,赣榆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初一学生,参加游泳技能培训,每期培训5天,共11期。全区1.52万名初一学生中,有1.39万人报名参加。
在赣榆区素质教育基地操场上,搭设了10个可拆卸游泳池,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泳池训练,另一组在报告厅观看防溺水等专题教育片。
游泳培训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吃住都在基地。为保障安全,赣榆区教育局经过一年多筹备,自筹资金400多万元,用于购买室外游泳设备、改造基地宿舍及食堂,还培训了300多名教练员、救生员,石桥卫生院每天有1名医生和2名护士全天候值班。
赣榆区教育局还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一座室内标准游泳馆。赣榆区教育局副局长秦泗营表示,赣榆区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从初一到初三,将六万多名学生全部培训一遍,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游泳。小学方面,准备从四年级开始游泳培训。
暑假期间,连云港市教育局、体育局在基地召开全市“防溺水训练现场观摩会”,赣榆区教育局的做法,有望在全市推广。
暑期工程建设 隐患排查放在首位
校园安全工作,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孩子,清除掉每一处隐患。在本次专项整治中,截至7月底,连云港市共排查出安全隐患2723条,已整改2553条,其他170条正在整改中。整治过程中,连云港市将隐患整改与校园基础设施改造相结合。暑假期间,连云区东港中学、海州湾小学,对因地面沉降鼓起的瓷砖进行了全面除险,改为水磨石地面。对消防栓、火灾报警、防火门、泵房等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
海州湾小学校长翟新梅说,在施工过程中,学校特别注重防治扬尘污染,紧靠工地的校园绿化,仍然郁郁葱葱。
连云港市连云区教育局局长胡可东介绍,从5月起,连云区教育局对全区全部15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开工建设了外墙改造、围墙除险等21个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要求确保在秋季开学前竣工。
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向阳表示,在整改过程中,连云港市结合校园安全暑假维修,要求把所有隐患排查项目放在第一位,排查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其他项目不准实施。确保暑假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人抓,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每周日18:30《江苏校园安全报告》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记者/赵英雷 赵雪祥 编辑/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