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城市管理、治理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由省文明办指导,江苏城市频道联合我苏网、荔枝新闻在《零距离》栏目中推出《品读城市之美》系列报道,重点突出呈现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新亮点,用民生视角展现江苏各地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用平常生活中的点滴折射新中国成立70年给江苏各地人民带来的沧桑巨变。在充分展示江苏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经济发展之美、文明风尚之美的同时,总结提炼各地在城市管理、治理中的“点睛之笔”,将一城一地的经验,化为可供学习、分享的“教材”,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江苏样本”。
戳视频️↑↑↑看溧水如何用“生态智慧”治理城市
城市的管理用上“生态智慧”,看似平淡无奇,却总是给人惊喜。溧水是秦淮河的发源地,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区,也是一座用上“生态智慧”治理的城市。
有着400年历史的永寿塔,周围是秦淮河的分支南门河,永寿塔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其实是表达了人民对治理水患的一种愿景,叫“宝塔镇河妖”。但其实,现在治理水患的是雨污分流设施,与景观融为一体的防洪堤和河道上的节制闸。很多溧水人自己也不知道,这条平时每天走的路在汛期竟然可以变身水利自控翻板闸。这些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已经和400的永寿塔融为一体,成为历史和现代共存的生态景观。
永寿塔旁边的宝塔寺站,这里的公交是“智慧公交”,被溧水人称之为铛铛车,是零污染零排放的纯电动公交,不仅满足大众出行也倡导绿色生活。
坐着铛铛车来到钱塘公园,这个公园以前就是一片洼地,原来这里是什么都没有的,现在经过人工挖掘和雨水积蓄这里已经可以蓄水十万立方米能够完全满足十万平方米绿地的灌溉,灌溉的小能手就是它了,它能自动给绿地浇水。
从400年的永寿塔景观改造,到洼地建成的海绵城市公园,从桥梁景观亮化、一桥一景一故事,到水环境提升整治,与周围历史文化发掘共同成为人文景观,从细微处入手,溧水的城市治理用上了生态智慧。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我苏网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