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都爱这里!和你去看不一样的国家湿地公园!

2019年08月19日 11:35:22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漫步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森林、河流、飞鸟、昆虫、杂草……眼前的一切,生机盎然。让人在充分感受乡村野趣的同时,也倍感生态保护的重要。

  “保护为先、定位宣教”,这是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初心。通过开发建设,同里人不仅要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守护生态环境,更要把宣教的理念和影响传播出去,引起更多都市人共同参与的反响和共鸣。

  如今,以肖甸湖村争创五星级乡村旅游点为契机,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又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具有湿地特质的旅游产品,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高端旅游配套项目,让公园真正成为苏州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引力播

  为生态而生,保护本土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同里古镇东北方向13公里处。

  公园占地972.18公顷,外部三面环水,北靠澄湖、南倚白蚬湖、西临季家荡;内部水系发达,分布着多样的湿地生境类型,既有开阔的水域,又有连片的林地,形成极具魅力的水上森林景观。

  这里,是大自然的美好家园,有600多种野生动植物“安家落户”。这里,充满乡村野趣,尤其在夏季,傍晚6点清园后,自由歌唱的鸟儿、自在飞舞的萤火虫,共同编织起最浪漫的夜晚。

引力播

  “经常有人会问,5年投5亿元建一个湿地公园,究竟是为什么?”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总经理庞海燕说,湿地公园建设的初衷,就是为生态而服务的,旨在保护本土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要建成千遍一律的城市公园。

  为此,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极少能见到城市公园里的园林物种和栽培物种;公园核心区,也不会设置任何灯光;公园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中,游客不可抵达的保育区占公园总面积的70%。

引力播

  正是因为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认真和坚持,5年来,这里逐步恢复了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在内的4个湿地类和7个湿地型,成为苏州市区不可多得的一片江南水乡地。

  根据调查,公园现有植物91科237属301种,并发现野生莼菜、银杏、水杉、野菱、绶草和榉树等多种濒危与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候鸟特别是水禽提供了觅食、栖息和繁育场所。目前,在苏州全市监测到的300多种鸟类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共监测到198种。其中,省级重点以上保护鸟类7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

引力播

  为宣教服务,教孩子理解人与动植物和环境的关系

  但是,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得为人服务。

  “开发具有湿地特质的旅游产品”,这是公园对自然价值的尊重,更是同里镇一贯坚持的态度。

  也正是循着这样的理念,公园假日“水上市场”开出了,周边村民现场售卖自家种植的“水八仙”农产品,给游客带来原汁原味的水乡体验。春秋两季“湿地船宴”起航了,两三游客坐上摇橹船,便能悠哉品尝当地的时令野菜和湖鲜美味;知青艺术公社的“忆苦思甜饭”出锅了,扑鼻的咸肉菜饭香味,勾起多少知青当年上山下乡的难忘场景。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要有表达自身理念的产品,更有责任去引导游客,如何去欣赏自然。”庞海燕说,如今,他们创办的湿地小报,会定期投放到同里湖大饭店、同里湖度假村、微微联伙家等度假酒店,以更加小资的方式传达湿地公园希望带来的美好生活。

引力播

  接下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出版的同里湿地自然导享手册也将面世。手册中,着重介绍他们自主开发的自然教育课程,系统的引导游客如何参与体验。

  相比湿地公园小范围的生态环境和物种保护,宣教的意义可能更为重大,也是最具湿地特质的旅游产品。自公园成立以来,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就全身心投入其中,还专门成立了宣教部和湿地保护部。其中,宣教部的职责就是负责开展与自然教育相关的宣教课程开发和宣教理念推广。

  如今,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宣教课程不仅定期在公园开课,还走进吴江当地的学校;不仅教孩子们有关动植物的知识,更教他们理解人与动植物、环境的关系,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爱自然、护生态的种子。

引力播

  为乡村添彩,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高端旅游产品

  “和5年前相比,我们公园里的一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可否认,在旅游载体、业态配套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庞海燕说,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让游客觉得更加好玩?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将以肖甸湖村争创五星级乡村旅游点为契机,在原有基础上加快提档升级,开发更多符合自身特点的高端旅游配套产品。

  首先,精耕细作步道系统。公园的杉树林中,原本有一条木栈道。在观鸟的同时,为了便于中小型动物在步道下穿行到另一侧森林,这条步道曾被“悄悄”抬高了20厘米。接下来,在完善科普功能的基础上,将在步道中增加更多亲子互动的体验元素,不仅让大人、孩子在步道上玩得尽兴,更能发挥科普宣教的作用。

引力播

  同时,借助香樟林内被游客踩实的泥地,在落叶之下打造一条赤足步道,不仅给游客提供一次舒服的脚底按摩,有幸者踩到一块会唱歌的石头,还能就地欣赏一曲美妙音乐;规划建设一条昆虫步道,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近距离接触横穿“马路”的青蛙,还能和各类昆虫偶遇。等澄州老街商业街区建成后,结合暑期夏令营全新开辟一条萤火虫步道,给这片森林湿地增添无与伦比的美丽。

  此外,在草本植物园种满宿根性花卉,让游客一年四季享受芳香;建造户外科普馆,兼具旅游功能的同时,放松身心;构建澄湖文化展示区,展示人文与自然的精华……

  随着一系列设想慢慢变成现实,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产品与配套功能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无论怎样,他们“保护为先”的初心不改,“定位宣教”的使命不变。

  (来源:引力播)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