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第一海洋世界自然遗产,属于盐城!

2019年08月18日 14:57:37 | 来源:盐城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推出文章——《中国终于有了第一个 海洋世界自然遗产!》

  今年7月5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盐城黄海湿地,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

  2019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为中国第一个海洋世界自然遗产。在此之前,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却没有一项与海洋直接相关的世界自然遗产,实在是一个颇为令人尴尬的情况。

  本次申遗范围属于一个特殊的地理板块——南黄海辐射沙洲(即黄海南部沙洲群,自20世纪中期被发现以来,在地理学研究中前后使用过多种称呼,如苏北浅滩、指状潮流脊、潮成沙体、辐射沙脊群等)这是黄海西南部浅海内陆架的一种特殊巨型沉积地貌范围北起射阳河口南至长江河口北部的蒿枝港包括海滨滩涂、潮间带沙洲群及与之同脉相连的水下沙脊群。

  本次申遗的具体地区包括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条子泥湿地和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位于辐射沙洲的生态核心区。

  这片宝地为何能孕育出中国第一个海洋自然遗产?

  南黄海辐射沙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辐射状沙洲群(此概念中既包括始终出露水面的沙洲,也包括潮间带沙洲和一直没于海中的水下沙脊,下同)不同于地球上绝大多数藏身海底的水下沙脊群它罕见地大面积分布在潮间带上(海水涨到最高点与退至最低点之间的海滩范围)除了始终出露海面的部分其余水深大多在0-20米之间特别是在低潮时很多沙洲的近岸部分大量出露与江苏海岸紧密连接,浑然一体。

  沿着潮湿的沙洲或刚没过脚踝、小腿的浅水能向海中走很远很远能摸到不少贝类身边则是成群飞舞的鸟儿。

  ◎生命的乐园 辐射沙洲拥有面积庞大的泥沙滩涂,是亚洲最大的海岸型湿地之一,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EAAF)上的重要区域。(摄影 / 孙华金)

  据近年地理学界的调查统计 南黄海辐射沙洲范围内0米以上沙洲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0-10米水深沙洲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

  绵长的沙洲群如条条巨龙向外海匍匐前行高程缓缓降低渐渐没入黄海的滚滚浪涛之中。

  ◎磅礴沙洲群:海洋与时间的馈赠 黄海南部的沙洲群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除了出色的生态环境,还反映了古黄河、古长江和中国海岸的变迁,展现了特殊的海洋动力条件。图为航拍的沙洲湿地,一群野生麋鹿正在自由奔跑。(摄影 / 孙华金)

  整个辐射沙洲气势磅礴,一望无际南北长达200公里东西宽约140公里拥有涨潮为大海落潮为巨滩的别致地貌和景观。

  千百年来它每天都经历着“沧海”和“大地”之间的快速变换世界其他地区海岸罕有可媲美者。

  ◎缤纷地貌:“扇面”上的无限创意 辐射沙洲仿佛打开的巨扇,每天的潮起潮落如同永不疲倦的艺术家,在气势磅礴的“扇面”上留下了各种的地貌。变幻无穷的水道如一幅幅抽象画,连绵的彩色草滩则像是浓烈的油画。再加上云霞变幻,鹤舞长空,令人沉醉。(摄影 / 孙华金)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 除了淡水湿地如沼泽地、湿原、泥炭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的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域都属于湿地

  对于很多候鸟来说辽阔的滨海湿地正是它们理想的家园辐射沙洲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沿海和潮间带的滩涂湿地兼具陆地与海洋环境特征粉砂淤泥质滩涂可固定水分、盐分等营养物质贝类丰富,草滩辽阔比坚硬的岩石海岸更利于多种生物的生存。

  ◎槽深滩阔:仍在不断生长变化的海中“巨扇” 近几十年来,辐射沙洲在整体稳定的前提下,中心地带的近岸沙洲淤长和并岸趋势较为明显。尤以条子泥、东沙最为典型。与此同时,沙洲群南北两翼的潮汐通道仍不断被潮流冲刷深切,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状态。图为夕阳下辐射沙洲的南部地区,洋口港大桥越过淤积的浅滩沙洲,通向近海港口及深水潮汐通道。(摄影/许丛军)

  此外,沙洲群地形独特 它们一道道分布在浅海处仿佛是镇海的巨龙,天然的海堤能缓冲外海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忠实守护着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广袤潮滩和沙洲中心地带的淤长发育

  在沙洲群不断成长的漫长岁月里沙洲不断并岸和成陆成为大片新生土地为候鸟等动植物持续营造着新的家园。

  一望无际的湿地滩涂 丰富的浮游生物、贝类资源为各种海洋生物和候鸟等提供了充足食物与优越环境成为它们栖息繁衍的乐园。

  据相关机构的观察研究目前极度濒危的勺嘴鹬全球数量不超过500只其中约一半都会来到这一地区觅食、换羽停留长达3个月全球50%-80%的丹顶鹤来此越冬被誉为“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数量众多的小青脚鹬、大杓鹬、黑脸琵鹭等长距离迁徙鸟类也在此停歇和补充能量每年候鸟数量可达几十万只这里还有大批野生麋鹿(最初几十只为放养)爱在湿地中生活的它们数量已达到4000多头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

  可以说不仅仅是申遗的生态核心区整个南黄海辐射沙洲在生物多样性作为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栖息地方面都有着非常珍贵的价值和独特地位。

湿地草滩中的鸟群(摄影/周洪飞)

  值得一提的是长久以来南黄海辐射沙洲一直是地理和海洋学界关注的焦点它在海洋动力学、地形地貌等方面都非常独特其亮眼的生态价值只不过是其诸多精彩中的一部分而已……

  相关链接:

  好消息!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入围2019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盐城发布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