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7点半,在蒙蒙细雨中,第八届泗阳流行音乐节第二场准时开唱,全场座无虚席,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全民音乐盛宴每年八月都会如约在泗阳市民广场举行,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土音乐爱好者参与,更引来了广西、内蒙、湖南、湖北等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打造了泗阳的音乐文化品牌、提升了泗阳的美誉度。
近年来,泗阳以“文化富民,建设文化大县、文化强县”为奋斗目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持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迎来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省文化先进县”、“省书香之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荣誉。
“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天气好的时候,我经常带孩子去生态公园转转,转累了可以从漂流书屋里选本书坐下来看看。”市民戴园园分享着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故事。她说,这几年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发展快,文化生活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已成为一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泗阳还致力于文化服务均等化,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推进“书香泗阳”建设,扎实开展“三送工程”,泗水讲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和引导群众从事文艺作品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彰显泗阳地域特色文化的精品力作。
泗阳致力于打造免费开放服务品牌,以提升文气、张扬名气、凝聚人气。每年8月,在市民广场举办泗阳流行音乐节,历时1个月,台上的演员是百姓,台下的观众也是百姓,百名大众评委还是百姓。如今,泗阳流行音乐节已经成为本地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草根音乐人才。他们活跃在泗阳及周边县区,作为一股股新生力量,带动地方文化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泗阳大力扶持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发挥作协、摄协、书协、美协、音协等文化艺术团体作用,办好农耕博物馆和民俗展览馆,支持跑驴、高跷、花船、淮海戏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非遗项目;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文物、历史、典故、传说等泗阳故事。2013年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淮海戏《乡村好人》被誉为代表了当今淮海戏的最高水平,先后荣获2014年省五个一工程”奖、省“舞台艺术精品”奖,并在省文华奖评比中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这是宿迁建市以来我市在戏剧创作方面获得的最高奖项。泗阳本土作家张荣超的长篇小说《沧桑》和长篇报告文学《美德载梦》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与发展同行,与城市共舞
文化发展路上
泗阳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侧耳倾听
创新的旋律、文化的交响
正在泗水大地上激荡
展望未来
一个因文化而变得更为宜居美好的泗阳
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