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小夜灯,半夜起床会自动亮起,灯光柔和不刺眼;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在家烧饭更加安心;厕所里的一字扶手,腿脚不便的老人有了借力的地方。“政府真是为我们老年人办了大好事。”9日,来到位于虹桥街道新中社区的施建忠家里,老人对前不久完成的适老化改造赞不绝口。
作为主城区,崇川的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截至2018年底,该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3.19万人,约占同期户籍人口的24%;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2.1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5%;空巢、独居老人家庭有5千余户;失能、半失能老人逐年增加。
为满足失能、失智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崇川区民政局将特殊家庭适老化改造列为今年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优先安排了50户有需求的失能、失智老人的低保、低收入等特殊家庭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
86岁的施建忠和83岁的卞连珍夫妇都患有慢性病,卞奶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次去卫生间时间久了就会头昏。装了一字扶手,卞连珍头昏时也能有东西拉着,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我们老年人记性越来越差,最担心的就是烧着饭菜人就走开了或者睡着了。”施建忠说,一旦这种意外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前段时间,子女也考虑过要给两位老人进行家庭改造,但两位老人怕麻烦,此事也就耽搁下来。此次参加区里的适老化改造,施建忠觉得贴心,改造的都是他最迫切需要的项目。
“为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自理能力,我们选择了6大类11个小项的改造清单。”崇川区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钱霞介绍,11个项目包括:安全抓杆、一字扶手、助浴椅、坐便椅、防滑垫、报警器、无阻碍坡道等。为让适老化改造更符合每位老人的实际需求,区民政部门和专业安装机构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为每户老人“私人定制”了改造方案。
家住学田街道学田苑的91岁老人许信耕也是此次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受益者。许信耕和老伴徐瑞兰是高龄空巢老人。许信耕患有脑梗,只能卧床,徐瑞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在此次适老化改造中,区民政局为二老选择了沐浴椅、卫生间无障碍坡道、防滑垫等,“老伴年纪大了,腿脚很不灵便,洗澡、如厕一不当心就会跌跤。”徐瑞兰说,以前许爷爷洗澡时,只能用手抓着水管,沐浴椅帮了两位老人的大忙。
“通过此次改造,老年人洗澡、如厕等起居生活更加方便、安全。”钱霞介绍,截至目前,全区50户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已全部结束,完成验收。作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适老化改造有效缓解了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有利于老人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安全、舒适地生活。
(来源:南通网 编辑/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