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天(8月10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战争与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呼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彰显和平与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
美国瓦萨学院中日文系教授丘培培女士是这次研讨会的海外嘉宾之一。因为一次偶然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她阅读了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发现英文资料里记录中国“慰安妇”受害经历的记录寥寥,这驱使她走上了中国“慰安妇”的研究道路。丘培培说,中国妇女所遭受的非人凌辱不能被埋没、忽视,这些真相应该要让世界所看见。
张建军馆长介绍了本次研讨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参会论文选题多样、史料丰富、论述严谨、观点创新”的特点,并强调在当前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新阶段,应“扩大研究视野,提高跨学科、多视角、立体化的研究能力,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的交流互鉴”。
在主旨演讲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教授从“空间的产生与生产”这一全新角度诠释南京大屠杀。张生教授介绍,当未来的某一天,如果所有的幸存者都不在场的时候,这段历史的研究该如何存续,“我们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来拓展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视野,其实这些年来学术界已经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说从艺术、音乐、电影、文学等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进行研究,取得了很丰富的成果,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运用空间政治的理论应该说是我们的尝试之一,让全世界更多的人来理解这段历史。”
此次参加研讨会的外国专家中,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田中宏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向日本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他参与了包括“村山谈话继承发展会”“南京悲剧不再重演思考会”在内的众多民间组织,并常年奔波于中日之间,帮助二战期间被绑架到日本的中国劳工幸存者和劳工们的后代向日方索取赔偿。田中宏教授认为,有很多证据表明南京大屠杀事件确实存在,日本不应回避曾经侵华的不光彩历史而应反省过去的错误,才能成为一个让人自豪的民族。
虽然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上,中国学者居于前列,但张生教授认为,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份世界记忆,仍有很多资料正待发掘记录,研究方法也有待突破,“历史是一个国家本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所在,我们从历史中能学到什么,从历史中能体会到什么,涉及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这个是需要目前的南京大屠杀史学界,以及将来的所有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人来共同努力的一个问题。”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