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模范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拟推荐对象公示啦!
徐州的这些老师和集体榜上有名!
1、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
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坚持管理创新,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积极开展书墨香校园、乡村山水文化教育,不断提升校园品位。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策略,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研究、传承、发展和创新学校文化的进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设计规范的教学流程,形成科学、民主、和谐的文化育人模式。
学校坚定课改步伐,以质量为先导,以特色创品牌;坚持爱的教育,从学生好习惯教育入手,情暖留守儿童,家校共育工作凸显,实现文化融合,德育品牌饮誉苏北。学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等多项荣誉。
2、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着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产业技术人才,以“德润经贸”行动为抓手,实施“七维”德育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获授省职教德育特色学校称号,进入省职教学生管理30强;
以深化产教融合为路径,全面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首批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跻身全国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排行榜16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创建省职教领航学校,率先在全市开设物联网特需专业,牵头成立淮海商贸职教集团,有力服务了徐州市淮海经济区职教高地建设。《新华日报》4次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成效。
1、曹凤举,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
38年的教育生涯,努力践行着“教育要从心开始”的育人理念,关爱学生,敬业爱岗。他带领学生就地取材,自制了7千件教具,有力的培育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该事迹经江苏教育电视台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好评。他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是教育部课程中心科学新教材审查组成员。
多次以课例或讲座的形式向广大教师推介、示范科学课的教学策略。他热情辅导青年教师,其中有6人成为特级教师,20余人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优秀的师德,优异的育人成效使曹老师成为学生喜爱,家长尊重的教师,成为同行们学习的榜样。他先后获得“市劳动模范”、 “徐州好人”“省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魏垂宝,徐州市沛县栖山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
19年的教育生涯,扎根农村,无私奉献,执着探索。
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从教授语文到成为物理名师,这一路的转变与提升,记录了他一个个艰辛的脚步和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
他积极参与徐州市“学讲方式”教学改革,颠覆了传统的由教师站在讲台上主讲的课堂模式,成为农村中学课改标杆。他带领学生自制教具进行实验,寓教于乐,成效显著。
身为班主任,不让每个留守儿童掉队、不让每个后进生辍学是他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班风正、学风浓、人心齐是他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他曾获徐州市德润彭城·最美教师、徐州市学讲计划先进个人等荣誉。
2017年教师节,《徐州日报》《沛县日报》均对其优秀事迹进行了报道。
3、郭庆,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中小学高级教师。
22年如一日,扎根特教,守望残障儿童,在特教岗位默默奉献。她依据学生身心特点施教,获全国聋教育优秀课一等奖,所教多名聋生考入大学深造。
2009年,她创办康复部,带领同事历尽艰辛,教会100多名听障儿童讲话,使他们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她又拓展领域,招收智障、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使他们的缺陷得到补偿,潜能得到开发。
不断开辟新领域,使学校走在全省特殊教育康复教学的前列,成为同行学习的典范。郭庆还创办家长培训学校,每年培训家长4000余人次。
她还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为特殊教育培养骨干教师。先后获得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江苏“最美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 鸿 睢宁县李集镇中心小学
杨 伟 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
王 丽 丰县范楼镇金陵初级中学
郭小娟 徐州市徐庄镇中心中学
徐崇伟 徐州市第三中学
李 赞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 勇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汪云甲 中国矿业大学
陈延斌 江苏师范大学
刘 婷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