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榜样故事】平凡人生亦如歌——记奎山街道奎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赵淑萍

2019年08月09日 16:14:17 | 来源:微泉山平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她虽退休多年,却仍放不下对孩子们的关爱;她虽身患癌症,却仍放不下社区的居民和她热爱的工作。她把帮助别人当作支撑生命的事业,她的坚强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年70岁的赵淑萍,家住泉山区奎西社区,2003年从教育战线上退休后,她主动找到居委会,当起了小区里的义务法制宣传员、网吧监督员,作为建西党支部书记的她还成立了老党员讲师团,用“乡音”传递“党音”。虽然后来被居民选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里的很多大人、孩子还是最喜欢叫她“赵老师”。

  赵淑萍在泉山区幸福家庭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发言

  她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是赵淑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始终把邻里乡亲看作是自己的亲人。谁家有事儿她都会当作是自家的事儿,哪栋楼的水表出了问题,哪家家里闹了矛盾,谁家的孩子又调皮了,谁家家人生病了……只要是社区邻里的事儿,没有她不知道的,没有她不操心的。

  今年7月份,赵淑萍收到了一面锦旗,锦旗题字:尊老敬老品德高,嘘寒问暖是亲人——赠奎西社区赵主任。送锦旗的是一对老夫妻,丈夫范毅志88岁,妻子王义英87岁,老两口由于年龄已大,行动不便,嘱咐两个儿子把锦旗亲自给送到赵淑萍手上。事情起因其实很小,两位老人原是社区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社区活动积极性一直很高。去年住进敬老院后,赵淑萍经常自己买一些水果、牛奶到敬老院看望,陪老人拉家常并为他们送学上门,老人深受感动。

  赵淑萍在泉山区幸福家庭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发言

  有一年大年初三凌晨4点多,急促的电话铃声把赵淑萍惊醒,打电话的是建西小区18号楼的李老太。原来,由于天气太冷,她们那栋楼的暖气管道冻裂了。赵淑萍得知此事后,匆忙披上衣服,穿着拖鞋冒着大雪跑到现场,一边提醒路人注意别被热气烫伤,一边打电话联系管道公司的工人过来抢修。抢修人员忙了一整天,赵老师也在雪中陪了一整天。等到小区恢复供暖,赵老师的衣服鞋子全被雪浸湿了。回到家,家人问她,“穿着拖鞋就跑出去,你不嫌冷吗?”她这才想起自己没换鞋的事,笑着说:“忘了,忘了。”

  市委宿舍门卫耿老太带外孙齐齐来徐州,齐齐的父母都在外地,在徐州打工的耿老太只好把孙子从老家带到身边。异地他乡、人生地不熟,外孙上学无着落,耿老太犯了愁。赵淑萍听说后主动找到他们,帮齐齐联系学校,还垫付了借读费。耿老太说:“赵老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就像‘及时雨’一样,让我们的孩子没耽误一天就进了学校,我们真的万分感激她。”

  自从赵淑萍来到社区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到底为社区居民做了多少件好事,真的是谁也数不清。也有人问起她,“你又不是多大的官,操那么多心为了啥?”她总是笑着回答:“人家有事来找我说明信任我,给人家把事儿办成了,我觉得心里比他们还高兴。”

  她是社区“问题少年”的第二个妈妈

  因为热爱教育事业,尽管退休了,赵淑萍始终没有放下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教育,在小区看到有孩子调皮她就总想说一说、管一管。如果知道哪家孩子犯了错,她更是像当年在学校里一样,第一时间去孩子的家里做家访。

  社区有一个姓苗的孩子,父母对他非常溺爱,他对父母却总是不理不睬。由于染上网瘾,有时在网吧一待就是好几天,不仅荒废了学业,还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赵淑萍知道后,隔三差五到家中和孩子谈心。刚开始,孩子嘴上说保证不再上网,可没过几天就又偷偷地跑到网吧彻夜不归。为此,赵淑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有好几次深夜,在得知孩子又上网吧时,她二话没说,放下电话后跑遍附近的网吧,把孩子找到并给领回家。赵淑萍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爱心和耐心终于感动小苗,他戒掉了网瘾,彻底远离了网吧。后来,小苗报名参军入伍,成了一名报效祖国的有志青年。

  抗战胜利70周年,赵老师到奎山小学做宣传

  还有一个孩子小王,为了哥们儿义气,失手把人打成重伤,被判有期徒刑15年。为了能鼓励小王好好改造,重新做人,赵淑萍经常陪同他的父母到监狱看望,有时实在没有时间,她也要给小王写封信,让他的父母带到监狱。赵淑萍的一片苦心感动并温暖着小王。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小王被提前释放。出狱后,赵淑萍更是忙前忙后,帮小王上户口,鼓励他创业。如今的小王涂料生意做得很好,并且找到了理想的爱人。结婚那天,小王专门把赵淑萍请到了现场,并含着眼泪说:“赵老师,没有您的关心和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您就是我的第二个妈妈。”

  近年来,经赵淑萍帮教成功的共有8名青少年。过年了,亲朋好友互相拜个年,心里总会暖烘烘的,而最让她感到温暖和幸福的,是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她总能接到这几个孩子的拜年电话,每当这个时候,赵淑萍的心里别提有多欣慰了。

  她身患癌症却把生命演绎得更加绚丽多彩

  赵淑萍在外是位热心帮助他人的好模范,在家里她更是一个疼爱丈夫和孩子的好妻子、好母亲。赵淑萍的丈夫患颈椎、腰椎椎管狭窄症已有二十年,四肢麻木、行动不便。虽然先后动过两次大手术,但病情仍然没有好转。赵淑萍二十年如一日,既要工作,又要照顾瘫痪卧床的丈夫。丈夫喜欢吃什么,她就做好了一口一口地喂。丈夫大小便不方便,经常弄脏被褥,她就经常换洗,保证丈夫清洁舒适。赵淑萍的爱人逢人便总念叨:“淑萍是个好媳妇。我这病得了这么多年了,她从没有嫌弃过,没有她我根本活不到现在。”

  2006年9月,赵淑萍被查出身患甲状腺癌,这一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了奎西社区,居民们都感到特别痛心。正当大家不知如何安慰她的时候,她却说,“生命总有长短,大家别担心,病我会好好治,因为社区的活儿我还得好好干呢!”

  老党员讲师团在上党课

  住在医院等待手术的赵淑萍在得知街道组织的“法治新风进万家”活动缺人手时,她心急如焚。因为自己是社区的义务法制宣传员,她觉得这个活动理应参加。尽管第二天就要手术了,她还是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从医院赶回社区,并作为志愿者代表在活动中作了表态发言。居民们被她的坚强和敬业深深地打动,手术的当天,奎西社区的居民自发地选派了十余名代表去医院探望赵淑萍,大家陪着赵淑萍的家人一起守候在手术室门前,直到手术成功结束。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治疗,赵淑萍出院后很快就又精神焕发地回到了社区的工作岗位。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赵淑萍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牵头组建“老党员讲师团”,搭建了一个活跃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的“流动讲坛”。讲师团成员平均年龄70多岁,他们来自不同单位,阅历丰富,知识渊博。讲师团虽没有一分报酬,成员们却毫不计较,积极参与。面对社区老党员多、下岗职工党员多、流动党员多的“三多”现状,赵淑萍等“老党员讲师团”成员坚持“量体裁衣”,科学设置专题,合理安排内容。赵淑萍带领10位讲师团成员定期深入支部、党小组和楼栋,讲专课,作辅导,先后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百余场宣讲活动,为提高党员素质,打造学习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手术到现在已经12年过去了,大家很欣慰地看到赵老师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比以住更坚强、更亲切。每天,居民们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都在心里为她默默祝福:好人一定有好报。

  赵淑萍,一个普通的退休老教师,一名平凡的社区副主任,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以点点温情温暖着社区居民的心。她正用她的坚强为生命谱写动听的歌,她正用她的大爱为生命描画更亮丽的色彩。

  (来源:微泉山平台 编辑:徐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