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的蓝色封皮、娟秀的竖排书签、古朴的棉线装订。近日,记者在镇江市民周新友家中,看到他花费两年多时间制作和纯手工抄写的30余册装帧精致的线装书。
今年72岁的周新友自幼喜爱书法,其书以唯美清秀见长。退休后他开始学习并从事装裱书画,曾为国内外多名书法名家装裱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他,近年来迷上了线装书。他说,“线装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载体,在宋代已经出现,明朝中叶开始盛行,即使在现代,线装书的装帧形式依然传递着古色古香、浓厚典雅的文化气息。”他想通过自制线装书,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虽然网上有现成的空白线装书卖,可周新友认为,现成的书的尺寸、页数、行距、纸质都是固定的,加上已做成书本形式,书写时极不方便,不符合他的需求。制作线装书不是件轻松的事,前后需要20多道工序。古代的线装书都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而周新友只能用小楷毛笔书写。有的是临摹古人的名作,他喜欢文徵明、赵孟頫、苏轼等大家的作品,如《前后赤壁赋》《琵琶行》《归去来辞》等;还有的是他自己喜欢的内容,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经典咏流传57首、《人民日报》评选的最美诗词、《人民日报》整理的二十四节气诗和谷建芬新学堂歌50首等。
选择好内容后,他先用硬笔手抄排版,再用小楷毛笔书写在半生半熟的宣线上,再经过折页、齐栏、定位、裁切、打钻孔、订线等工序,最后才能得到一本精美的线装书。这些线装书少则二三十页,多则五六十页。“把喜欢的诗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装裱方式留存下来”,周新友称自己十分享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他说,“传统文化需要爱护和传承,更需要有人坚守。”
另据了解,今年6月,全日本华侨联合会主席刘洪友先生在拜会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时,向其赠送的就是周新友书写的书法作品《心经》,鸠山前首相对此爱不释手。
(来源:金山网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