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眼下,葡萄、翠冠梨、黄桃等地产优质水果陆续上市,全市大大小小的果园里,人尚未走进,便可以闻到阵阵诱人的果香。葡萄熟了,哈密瓜甜了,翠冠梨、水蜜桃可以采摘了……基地里,一拨接一拨的游客尽情品味着浓郁香甜的优质水果,一辆接一辆的运输车满载着果实驶向四面八方。近两年来,太仓林果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娄东大地处处果香四溢。
果香四溢,地产优质水果大批量上市
设施大棚里,一株株葡萄树下,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果香诱人,不时有游客前来采摘;生态果园里,工作人员正顶着高温,忙着采摘;包装间里,合作社工作人员分拣、称重、装箱,展开流水作业。这是记者近日在东林合作农场看到的一幕。
“今年的气候比较适合水果生长,我们的翠冠梨不仅品质好,产量也高!”东林合作农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中旬以来,该农场生态果园的翠冠梨陆续上市,与往年相比,今年产量起码要高20%,品质也相当不错。尤其是设施大棚里种植的20多亩翠冠梨,备受市民推崇,短短两个星期,就被采摘一空。
为了进一步做好金仓湖大米、葡萄、翠冠梨等东林优质农副产品的销售工作,该村专门建立了农副产品定购微信群,安排工作人员开起“微店”,并提供配送服务。
“这些是配送到驻太部队的,那边是准备送到我们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食堂的……”在电站村,该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20日前后,他们种植的葡萄和翠冠梨、翠玉梨、火龙果等地产水果大批量成熟,进入销售旺季。每天,这里光翠玉梨的销量就达4000斤左右,葡萄也有3000斤左右。
据介绍,该生态园共种植翠冠梨和翠玉梨350亩,其中200多亩已经挂果,梨的年产量目前大概在20吨左右。今年7月26日,该村还举行翠冠梨采摘节开采仪式,邀请抖音网红前来助阵,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采摘尝鲜。
7月下旬起,太仓各水果种植基地陆续迎来了成熟采收期,尤其是8月份,翠冠梨、葡萄、黄桃、火龙果等地产优质水果集中上市,将吸引更多市民前去购买。
为了增加基地的人气,促进优质水果的销售,不少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在通过优惠促销,加快线下销售的同时,也加大线上销售的力度。
三市村离市中心较远,果园创新销售模式,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扩大农产品销售量。浮桥镇贝之家果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不仅在微店上卖起了自己种植的葡萄、猕猴桃、杨梅和养殖的草鸡及草鸡蛋等优质农副产品,还设立了专门区域,销售我市对口帮扶县——贵州玉屏县的黄桃等农产品。
农产品销售电商是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推介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太仓各村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纷纷搭建电商平台,宣传推介自己的品牌农产品,成效逐步显现。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将进一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步伐。
梨王争霸,地产优质翠冠梨一决高下
8月1日,太仓举行2019年地产优质果品——梨评比品鉴活动。各区镇的23家规模以上种植基地,精挑细选了翠冠、清香、翠玉、秋瑞、初夏绿等5个品种、26个样品的精品梨,在太仓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会议室里一字排开,同台争霸。
“硕梨”“蜜梨”称号的争夺,得靠数据说话。625克、865克、967克……在“梨王”评选环节,工作人员用电子秤称出一个个参赛样品梨的单果重,随着样品个头的不断增大,数据不断攀升,最终,太仓市桃李果园送的翠冠梨样品中,以一只“巨无霸”单果重1025克,成功打破去年945克的记录,夺得本届“硕梨”称号。在“蜜梨”桂冠的争夺中,东升林果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翠冠梨样品以单果平均糖度14.6%,喜获“蜜梨”殊荣。
评比中,应邀来太的省农科院、苏州市林业站、苏州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5位专家组成评委,从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俗称糖度)、外观、口感风味等方面逐一打分。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丰缘农场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清香梨以92.4的综合得分,摘得“金奖”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果王。
此次评比中,电站生态园也是赢家,他们选送的翠冠和翠玉获得了两个梨王银奖,另一银奖由福田农场秋瑞梨获得。去年的梨王吴泾道观生态园翠冠梨和前年梨王金蜜蜂果园翠冠梨,在这次比赛中表现尚好,获得了铜奖。今年参赛品种除了近几年力推的翠冠、翠玉、清香梨之外,还有福田农场选送的秋瑞梨,祥和农场的早熟品种苏翠一号。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梨王大赛,促进了果园之间技术、品种的交流,并为本地水果造势。
“今年,我们继续从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的更高要求入手,抓住当前梨子成熟,大批量上市的时机,组织各区镇具有一定规模、种植技术成熟、品质良好的翠冠梨种植基地,开展评比品鉴活动。”太仓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自2016年以来,我市每年都结合挂县强农项目,组织开展地产优质果品——梨、桃、葡萄等评比品鉴活动。与前几年相比,太仓市林果种植基地的数量已从首届的11家,增加至现在的23家;梨的品种从4个增加至5个;参加评比的样品数也从原来的16个增加到了26个。
近年来,太仓林果产业快速发展,林果种植面积逐年大幅提高。目前,优质林果种植面积10000多亩,仅梨树就有近2000亩,其中90%是翠冠梨,亩均产量1000公斤左右,亩均效益上万元。开展“果王梨”评选大赛,旨在搭建各基地翠冠梨种植技术交流的平台,在进一步促进种植新技术的推广落实,推动林果产业发展的同时,把最好看、最好吃、最安全优质的翠冠梨推介给消费者。
量质齐增,优质林果产业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让地产林果卖得更好,价格更高,只是加快太仓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一项举措。近年来,太仓还依托送苗下乡,帮助各村合作农场、种植基地引进优质林果品种,以加快地产优质林果品牌培育,促进林果产业提档升级。
“我们就是农委林业站送苗下乡工作的受益者。去年的两场‘果王梨’‘果王桃·葡萄’评比活动中,我们基地种植的翠冠梨、黄桃,都拿到了‘果王金奖’。今天的评比,我们的梨也获得了铜奖。”吴泾道观生态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不仅增加了生态园的品牌影响力,更大大促进了他们的果品销售。
太仓市康丰农产品合作社种植基地也是受益者之一。“今年,我们种植的15亩翠冠梨已进入盛果期,预计总产量在三四万斤,前段时间已开始大批量上市。”该合作社负责人说,这批翠冠梨树是几年前农业部门开展“送苗下乡”活动时免费赠送的,现在已进入盛产期,预计今年光翠冠梨这一块,就可以给他们合作社带来不少的收益。
在太仓得益于“送苗下乡”的村合作社还有很多。自2008年开展“送苗下乡”活动以来,太仓已有50多家村合作社受益,仅浮桥镇就有13家,共增加林果面积600多亩。太仓每年送出果苗5万多株,目前已送出果苗累计近60万株。“送苗下乡”正成为调整林果结构、优化品种、提高产业档次,实现林果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太仓高度重视林果产业发展,无论是林果种植面积,还是品种数量,都有了明显提升。目前,林果种植面积1万多亩,总产量1万多吨,其中梨树近2000亩,90%是翠冠梨,桃约2000亩,葡萄约5000亩,主要涉及夏黑、黄蜜、醉金香、甬优一号、巨峰等品种。
发展林果产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重要举措。据介绍,今后,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按照“稳定面积、调优结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思路,以加快推进林果基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和产品安全型转变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加快推动林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