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大文昌校区50多名老员工,自发成立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宣传捐献遗体及器官,延续生命,贡献社会。该公益团队中已有20多人填写了捐献志愿登记证书,拿到了捐献登记卡。7月1日,该校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副教授赵荣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后不仅捐献了眼角膜,还将遗体捐献给徐州医科大学。
团队发起人曹东今年78岁,是一名党员。“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在离开人间的时候,希望献出自己的遗体和器官,帮助别人重获新生。”曹东称,2016年3月1日,他正式到红十会签署了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
曹东展示自己制作的宣传展板小样
据介绍,团体的志愿者大都是矿大教职员工,20多人已经签署捐献申请登记表并拿到了登记卡,还有20多名志愿者也有了百年后捐献遗体器官的意愿,并且正在做家人的工作。 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是88岁的胡松昌老人和陆美龄老人。他们自费制作展板,多次在校区、社区宣传遗体与器官捐献,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 今年7月1日上午10点05分,该校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副教授赵荣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84岁。赵荣纯此前就签署过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家属将他的眼角膜捐献,随后将遗体捐献给徐州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赵荣纯和爱人孙老师 赵荣纯的爱人孙老师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在矿大看到红十字会举办的宣传活动,回家后就转告给老伴儿。“他说:‘这个是大好事,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有意义的。咱们也参加吧,又能给国家节省土地,遗体又能给学生做点贡献。’”就这样,赵荣纯和爱人就找到了曹东老师,打听相关事项……孩子们也非常支持。“当时老伴病了,我们就告知了红十字会和徐州医科大学。到他弥留之际,工作人员就来到医院,去世后接走了他的遗体。尽管我们都很悲痛,但想到他去世后还能为人们做最后的奉献,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