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涟水县,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年近八旬,一生拥军。在过去的45个年里,行程30万公里,自费走进200多个团以上单位,用一颗赤诚之心,谱写着一名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他就是“中国好人”孙茂顺。

孙茂顺家在涟水县城的繁华地段,480平米的屋子一大半都被改成“拥军招待所”,内设20个床位,专门用来招待南来北往的军人,给他们提供免费吃住服务,虽然不算豪华却充满人情味,大伙都亲切地称这里是“士兵之家”。
孙茂顺说:“我在青年时候当兵没能当上,没有当上我就走上了拥军道路。”

没能当上兵,孙茂顺就利用自己开酱醋厂的便利积极拥军。1997年4月,全军“菜篮子工程”会议在上海警备区召开,孙茂顺也应邀参加,他的独门酱菜腌制技术惊艳了在场领导。之后,他辗转各大部队,把他的酱菜腌制技术推广到各个营区,解决了战士们的早晚小菜问题。他还常年义务为部队官兵举办培训班,在他的传授下,部分战士退伍回乡后也办起了酱菜加工厂,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

孙茂顺年纪大了,他的老伴、4个女儿和女婿、1个儿子全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在拥军的道路上渐渐有了一支步履铿锵的队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家人拥军,孙茂顺仍然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做好。他牵头组织成立涟水县拥军协会,吸引、团结着更多与他有共同理想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拥军路上来。
淮安市涟水县拥军协会常务副会长金龙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 ,在孙老的精神感召下,孙老几十年如一日拥军,这种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我们自愿加入拥军协会,现在我们协会有三十余名成员,我们想把孙老的这种拥军精神和传统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去。”
如今,协会的影响力和规模进一步扩大,还在连云港赣榆县、淮安市区成立了分会。很多企业家也加入拥军协会,用自己的方式拥军。涟水县一级残疾军人、拥军模范吴亚明是协会副会长,他坚持为回涟探亲的现役军人和驻涟官兵免费提供洗浴服务;退伍军人金龙开了一家火锅店,只要现役军人到店吃饭群不免费;婚庆店老板石洪斌,从开店第一天起,就在门口大大方方地挂上自己的招牌:军人照相免费、婚纱摄影半价,至今未变……在涟水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孙茂顺的拥军精神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
孙茂顺说:“我的家属和小孩都参加拥军,我现在虽然岁数大了,但是我要带着青年人搞好拥军工作,在拥军这条路上要走下去。”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吴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