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网红光环,文物修复师的十二时辰是什么样的?

2019年07月27日 16:51:19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年更”纪录片《故宫新事》上新,这一期聚焦“文物修复”。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今年也曾在演讲中表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使文物修复师成了“网红”职业,每年报考的年轻人迅速增长,而报考的学历要求很高。

  顶着“网红”的光环,文物修复师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一行,对从业人员有何要求?近日,记者走进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文物修复室,进行了探访和调查。

  【探访】

  完成一本古籍“金镶玉”装帧,要一个月

  洁白如玉的平整新纸,在其中间位置铺上一张泛黄的古籍书页,粘贴书页四角,衬纸四边回折并压平……这是一种传统的古籍装帧形式,名叫“金镶玉”。近日,记者探访了瞻园里的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文物修复室,95后修复师高珅正伏案低头,认真地完成“金镶玉”的其中一道工序。

△ 文物修复师正在采用“金镶玉”的修复手法对古籍进行修复

  “修复破损严重的古书时,以边幅略大的新纸逐叶镶衬原书,原纸色黄,衬以白纸,犹如黄金镶以白玉,故名。”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部主任李玮介绍,“金镶玉”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这种装帧形式是从清代就开始流行起来的,一般对珍贵的古籍残本采用这种修复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它对于槽朽严重书页的保护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一般一本古籍,基本是有七八十张书页,要完成“金镶玉”所有工序,就要花上近一个月的时间。

△ 文物修复师正在采用“金镶玉”的修复手法对古籍进行修复

  每天一次次地重复做同样的工序,会觉得厌倦吗?高珅告诉记者,他从事纸质修复工作已经两年了,而自己的性格属于比较“坐得住”的,很适合这一行,“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所以不会觉得枯燥无趣。每次看到修复完成后的作品,我会很有成就感,也会仔细温故修复的过程。”

  纸张配色,有时候半个月都配不好

  一本即将要进行修复的古籍,首先要对它拍照绘图和文字记录,并进行一些测量和对书页做些化学测试试验等,然后才能进行古籍分拆。古籍拆解开之后,还要根据它的病害状况,进行清洗、除霉、修补等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操作。

△ 文物修复师正在采用“金镶玉”的修复手法对古籍进行修复

  李玮介绍,以修复中纸张配色为例,这是非常有讲究的,它要求纸性相近、纸色相协调等,而且要考虑,未来若干年以后,色差变化。“纸张历经岁月沧桑,会有一定老化程度,我们用新的东西补缺,会产生色差。具体用到每一件文物上,需要修复师自己去考量,有时候,三、四天甚至半个月都配不好一张纸的色。”

  “每一道工序要做到位,每一个细节都很关键。修好一本书,是很不容易的。”李玮说,文物修复有时其实是很枯燥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时髦,也不像纪录片里看到的那样一气呵成,“做这一行,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如果没有一份热爱,要想做好还是很不容易的。”

  【热议】

  高学历是标配?专业知识储备更重要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后,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职业。今年,故宫文物修复师岗位招收88名新员工,4万多人报名,要求名牌大学硕士以上学历。高学历,是文物修复师“标配”?有网友认为,学历不等于能力。也有人说,文物修复不是儿戏,提高门槛在理。

△ 文物修复师正在对古籍进行修复

  李玮认为,相比高学历,实践能力更为重要。“文物修复师,不仅手艺技能要高,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文物保护与修复,是一个涉及到物理、化学、美术、考古、文物修复等多门类交叉的专业。”根据相关统计,目前,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六成是理科毕业,四成来自文科。

  在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部里,一共有13位文物修复师,他们面对的是南京市大量可移动文物,涉及陶瓷、文献、青铜器等众多门类。其中有9个是90后,都是来自各院校与文博修复相关的专业。出生于1990年的巫骁,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的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从业7年的他,已经是“小伙伴”中的“老师傅”了。

  陈晓寒是南京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她从事文物修复工作5年,主要做石造像、碑刻等石质文物的检测和保护。“简单来说,我的工作就是对石刻、石碑进行病害调查,比如,明孝陵的石马、石像,下过雨后,石像的脸会明显发绿,因为有藻类覆盖在表面上;石雕表面会发黑、生霉菌、有微生物尸体残余……这些都是生物病害,需要做好技术处理和病害预防工作。”

  【延伸】

  老一辈非“科班出身”,靠师徒传承和匠心

  “每一件染病的文物,都是一个需要救治的生命,而且它们的病害都不一样。文物修复师的职责,是利用自己的技艺与对文物的解读,延续文物的生命。不一样的文物,治疗步骤有差异,要依据它们各自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李玮说,从十七八岁跟着师傅学艺,到现在,他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有30年了。

  老一辈是师徒制,那时的文物保护工作,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分工专业,也没有专业学历。比如,故宫第一代文物修复师,大多出身于清宫的匠人和民间的艺人。“那个时候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主要是师徒之间口口相传、帮带和指点。学本领,不仅要通过师傅言传身教,还要靠自己悟。”李玮说,老一辈师傅,大多没有高学历,他们更多的是靠着经验的积累,“他们都是手艺人,他们有匠心,以匠人的情怀来做事。”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修复师,不但要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具备文物鉴赏的知识,还要掌握和运用一些科技方法和手段,并能运用到保护修复工作中去,这样也才能更好地为保护修复工作服务。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行陆续进来很多人,也开始有了文保相关的培训。而最近这10年,特别是故宫拍了纪录片以后,这个行业成了热门。初步估计,目前,全国大专和本科院校开设博物馆、文博修复等相关专业的院校有200所左右。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有活力,而且经过学校系统化学习,是非常有优势的。他们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这也是我们培训他们的方向。”李玮说,社会关注度高了以后,要求也随之会更高,需要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这也是以后文保行业发展的方向。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