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利军的钢笔画
黑白的花格窗、铜把手、瓦当、老房子的门楼、活泼好动的猫咪……如果你以为这是某个摄影师的黑白老照片,那一定就上当了。这其实是扬州邗江实验学校美术老师付利军的绘画作品,黑色是用钢笔画的线条组成的画作,白色只是素描本的底色。4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钢笔画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专门画老城区的老物件。
线条、浓淡表现空间感
他用钢笔把老物件画“活”
付利军
“我是美术老师,经常会参加教师培训,有次参加培训,我不知道要带铅笔,但培训的内容又是美术基本功,没有标准工具,我就尝试用随手带的水笔跟着老师一起画素描,发现用水笔画素描,可以表现出很多老物件的沧桑感。”付利军喜欢古色古香的东西,这是他开始尝试用钢笔绘画的起源。
“一支水笔不能粗、不能太下油,质量也不要太好,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表达老物件的层次感,表示明暗关系。”付利军说,他一有机会就去老城区转悠,寻找灵感。他拍摄老城区的老房子的门楼、瓦当、砖头、砖雕、老井、老木门、老街、老巷、小动物等等,回来用水笔或钢笔画素描。
在他的笔下,有人物、老咸鱼、石头、马灯、抽象人物装饰画等近30幅作品,他还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画纸来作画,“牛皮纸与木纹比较接近,速写纸可以很好地表达黑白光影。”
“对于老物件,线条和浓淡更加重要,你看这个门缝是有浓淡的,即便全是黑色,黑暗里也分明暗,如果是纯黑就会看起来很死板。”在付利军的眼中,同样是木门,杂木板拼接的就会有很多骨节,线条更多,而老榆木门的线条会相对流畅,那些好木头的木门纹路清晰光滑配上铜把手、花格窗可以很好地彰显出房屋主人的身份地位。
“画钢笔画需要观察仔细,表达也更加细致,但是也比较费眼睛。”付利军说,如果想要准确地表达光影,钢笔画更适合白天画,这样可以真正把老城区老物件画“活”。
各种艺术是相通的
研究传统文化也是生活乐趣
付利军1978年出生在扬州公道镇,从小就对绘画非常感兴趣,初中参加中师的美术考试之前,他听过一节赤岸薛德平老师的课,也是他的绘画启蒙老师,平常都是自己自学。
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大家对于美术的概念还限于美术课堂,根本没有地方学素描和水彩。六七个一起去考试的同学中,付利军是唯一被录取的,“我的文化成绩不低,目标是当老师,就选择了泰兴师范的美术专业,从此开始正式接触绘画。”
1997年,付利军在黄珏顺利走上美术老师的岗位;2002年,被邗江实验学校招录为美术老师。“我一周有17节课,留给我绘画的时间并不多。”付利军说,除了美术课,他还在学校组建“艺点时光”工作室,“现在孩子的课业不轻,我希望他们能够找一点时光对艺术有点追求。”
在这个社团里,付利军还组织学生们做泥塑,这个课题还获得了邗江区优秀课题奖。
当然,钢笔画也只是他的爱好之一,“我会画油画、国画、素描,也教书法和硬笔书法。”付利军说,艺术是相通的,研究各种传统文化是他的生活乐趣。
付利军说,将自己的钢笔画作攒到50幅,准备做一个主题画展。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