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一过,“桑拿天”的模式正式开启。随着气温不断攀升,江苏各地实施了供电供水保障措施,并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了"清凉"。
上午十点,正是居民的用水高峰,位于泰州市海陵区九龙镇雨声村的一处自来水管网突然破裂。抢修队员张志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排查发现,管道属于明漏,他主动提出采用带水维修的方式堵住漏水口。冒着37℃的高温,管网开裂处被封住。在一个小时的抢修期间,周边居民的用水得到了保障。“凭这个手下去摸感觉,判断漏点在哪个地方,尽量不要停水,影响老百姓用水。”张志高说。
为确保企业用电,淮安制定出台了"今夏有序用电方案",根据电力缺口大小,分为四个预警等级,根据不同等级,分批次安排用户参与错峰限电。若连续出现5天以上时间的负荷缺口,则安排大企业进行轮休。此外,进入高温,供电压力陡增,淮安供电部门近百个抢修小组24小时待命,应付可能发生的电网故障。一旦有客户报修,维修人员半小时内就会赶到现场。
除了保障用水用电外,各地也积极开展行动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宿迁、无锡等地,为环卫工人们设立了服务驿站,为他们配备了空调、直饮水、风油精、休息椅等,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得到休息和放松。
苏州人社部门开展了高温天专项检查,查看了工业园区企业内一线工人们的工作状况,检查人员表示,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工时制度,工作两个小时就要休息半小时,并尽量避开午后高温时段安排户外作业。如在35℃以上高温天气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用人单位需发放劳动者高温津贴。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7月24日上午10点播出的《新闻空间站》。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晗 泰州台 淮安台 沭阳台 无锡台 苏州台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