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馆里的旧时光

2019年07月20日 17:26:32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天清早,老茶客们更喜欢到这里喝茶聊天。

  紫砂壶和悠闲的老茶客,有种回到上个世纪的味道。

  凌晨4点,天还未亮,运河边的戚墅堰老街上,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当整座城市还在熟睡时,老街上的一家店已经早早亮起了灯。记者走近一看,亮灯的是一家“东街老年活动茶室”,招牌贴在窗上,显得很复古。

  走进茶室,斑驳的墙壁,老式的煤球炉、包浆浓厚的紫砂壶,立马将记者带回了上个世纪。

早晨五点钟前,黄建华提前帮茶客们准备好开水。

  “茶客五点钟就会过来,我要提前帮他们准备好开水。”茶室老板黄建华说,这家茶室已经开了60多年,是常州少见的一家老茶室。每天3点多,他就起床烧水,为的是让早起来喝茶的茶客第一时间喝上热茶。

  茶馆长久以来茶水价格低廉、利润微薄,每位茶客收费三块钱。

  还不到五点,茶客们陆陆续续开始进入茶馆。72岁的老郭是第一个茶客,他连招呼都不用打,在桌子上扔了三元硬币后,就在茶橱里拿出自己的那把紫砂壶,放了茶叶,取了暖水瓶开始泡茶。

  茶橱里,茶客们寄放着自己的紫砂壶。

  茶客们存放的茶杯。

  茶橱里拿出自己的那把紫砂壶,放了茶叶,取了暖水瓶开始泡茶。

  “我是散步了一个多小时后过来喝茶的。年纪大了,睡眠少,锻炼身体后,泡泡茶,和老伙计聊聊天,舒服。”老郭说,退休后他就在这里喝茶,喝了二十多年,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

  88岁的老沈是近20名茶客中年纪最大的,他说,自己已经在这里喝了快五十年的茶。“自己家里当然也能喝茶。但是,在家里一个人喝茶,有这样的气氛吗?”除了热闹,他还像其他茶客一样,对这里的水情有独钟。“煤球炉里烧出来的水,和电磁炉烧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煤球炉烧出的水,甘甜,好喝!”

  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不知道谁提了一句,现在来喝茶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勾起老沈的惆怅,他说,自己年轻时,戚墅堰老街上人来人往,来这里喝早茶的,既有年轻人,也有耄耋老人,可谓熙熙攘攘。但现在,只剩下了一二十名老人成为这里的常客。“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岁喽!”

  老板黄建华说,这样的老茶室每年都在走下坡路。“有的老茶客身体不好,腿脚不方便;还有的老茶客去世了。”黄建华拿着抹布叹了口气,因为茶客减少,茶室的收入也大不如前,他也曾有过关闭老茶馆的想法。

  “但是,老茶馆关了,这些老茶客们怎么办?”黄建华抬了下头,看了一眼谈笑正欢的茶客们,笑着说:“他们在,我这个老茶馆就要一直开下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