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适应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要求,促进基层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18日,南通市卫健委在全省率先启动《南通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综合防控药品目录》编制工作。此举将破解基层慢病群众在家门口买不到药的困境,同时将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排队购药的问题。
来源:视觉中国
市卫建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苏青介绍,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慢病患者在大医院就诊后,往往面临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不到大医院开的药,因此需要多跑路去大医院排队购药,往返耗时耗力,十分不便。此次南通在全省率先启动《南通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综合防控药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编制工作,将《目录》中的药品覆盖到全市各大基层医疗机构,从而让基层慢病患者少跑腿,实现在家门口便捷购药。
此次《目录》编制工作主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9〕287号)规定的“基本药物配备清单”。首批《目录》编制主要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骨质疏松、脑卒中等5种慢病的综合防控药品,每种病就涉及一两百种药品, 可谓“工程浩大”。程序上将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申报、上级医疗机构推荐、专家遴选和审定、公示公布流程,预计10月底完成,今年年底前基层慢病患者就可以实现在家门口购药了。
苏青介绍,在基药占比上,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原则上不低于70%,非基药原则上不高于30%的比例编制目录。药品遴选按照下列顺序优先选择:国家基本药物且同时为创新药物、国家基本药物且同时为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国家基本药物、创新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有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进口原研药、其他药品。他指出,国家、省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品种不得申报、推荐;有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进口原研药不得单独申报、推荐,必须同时选择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
在首期《目录》纳入5种慢病防控药物的基础上,市卫健委还将根据南通居民疾病谱开展二期《目录》编制工作,计划将相关肿瘤、结核病等慢病的防控药物纳入其中。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