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二 但服务业需加速

2019年07月15日 17:27: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江苏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规模以上法人单位经济体量已经占到江苏全省的60%。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江苏服务业方面的“巨人”仍然紧缺,发展速度仍很缓慢。

  2018年末,江苏共有“规模以上”法人单位105426个,同比增长4.3%。单位数占比排名前5位的设区市依次为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

  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2018年末,内资企业依旧是江苏规模以上法人单位的“主力军”,占比达89.3%;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比最大,达69.1%,国有和集体企业占比合计只有1.4%。

  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排名前4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苏占全国比重为10.4%,继续保持第二位,但是与广东比较,可以发现江苏的工业、建筑业占比比广东分别高出4%和4.6%,而其他行业占比均低于广东。

  通过省内基本情况分析和与外省情况比较,可以发现江苏省“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且各专业单位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批发和零售业增速超10%,表现突出,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但是,数据也显示,江苏“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自身来看,一是各专业发展速度不一,除批发和零售业外,增速均不超过5%,尤其是作为三产重要支撑的服务业,增速仅为1.0%,发展较为缓慢;二是江苏“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呈现“苏南占比大、发展快,苏中苏北占比小、发展慢”的格局,尤其是连云港,“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减幅超过20%,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

  这份报告还指出,发展三产要从服务业着力,不仅要发展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还应该大力培植新兴服务业,将其作为进一步优化全省产业结构的主要动力。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孙茂强 编辑/郭文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