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莫文隋”汤淳渊去世 低调参与公益活动24年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2019年07月14日 19:02:1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日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南通大学退休教师汤淳渊因病逝世,享年83岁。"莫文隋"这个名字被喊了24年,他的精神已成为引领南通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志愿服务的灯塔。

  遵从汤老的遗愿,他去世后不留骨灰,不搞告别仪式。汤淳渊1937年出生,曾任原南通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职。1995年,汤淳渊化名"莫文隋",给贫困女生石洪英寄去100元,直至她完成学业。后又给原南通工学院学生处寄去1000元钱,请学校从家住苏北的特困生中选一人,作为生活补贴。"莫文隋"谐音"莫问谁",意思是"但收关爱之情,不必问我是谁"。这一善举被多家中央及省市媒体报道,南通市在1997年把"学雷锋日"同时定为"学莫文隋日",但是"莫文隋"本人却一直未露面。直到2008年,汤淳渊得知北京奥运会火炬会在南通传递,他主动申请担任火炬手,才第一次公开露面。但在那之后,老人依旧选择尽可能低调地参与公益事业。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 汤淳渊:“我做的事情都不大,我认为人人都能做,只要你有心,你知道情况,你有能力帮助他,你就可以帮助他。”

  近年来,汤淳渊老人患上重度肌无力症,住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但他仍坚持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400元捐给莫文隋基金。20多年间,在"莫文隋"精神的传承和浸润下,南通市江海志愿者由最初的34人发展到120万多人。汤淳渊所引发的"莫文隋"精神已成为南通精神文明的一张闪亮名片。

  汤淳渊先生遗孀顾宗勤:“希望他的精神大家能够传承下去。”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要大家向他学习,我也是向他学习的。”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顾锋 裴元凤 徐晗  供片台/南通台  编辑/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