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优,这里的产品别人舍不得不买!

2019年07月12日 15:26: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外资企业对江苏投资的信心和热情不减。那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江苏的企业在面对外部挑战时表现如何?稳妥应对、逆势而上的关键又是什么?记者观察发现,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个人户,创新都是它们的密码,“你的产品别人舍不得不买,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你的硬件实力越好订单量会越大”、“除了我们原来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市场的老客户,生产订单量提升之外,也吸引了一些新客户的加入。”    

  如此底气十足的回答,张家港东渡纺织集团的负责人是有把握的。他们95%的产品都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面对复杂的形势,没有选择转身躲避,而是在去年年底,对16条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不仅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也吸引了更多的国外订单,副总经理徐艳说:

  “我们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障,包括生产计划的严谨度以及我们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所以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依赖度都有提高。”

  如果说东渡纺织集团应对挑战,选择的路数是守住本业、不懈创新,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无可替代。那么富瑞重装选择的方法则是主动开拓,寻找更多市场和机遇。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业,主营液化天然气过滤设备,通过5年的自主研发,实现了从常规压力容器到定制产品的突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后,成功供应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首批设备。公司总经理姜琰预计今年会完成超过5亿元的销售,而且不仅要紧盯俄罗斯市场,还要在乌兹别克斯坦、在东南亚,实现大量的出口。

  危机往往能激发企业更大的潜力,创造更大的机遇。

  启东是南通海工船舶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全球船舶业的萎靡,使得当地也一直处于行业深度调整的“阵痛期”。所幸的是,他们紧盯“一流海工及重装备产业基地”的目标不动摇,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计代价”的去提升,引入战略合作,整合优势资源,今年沿江船舶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有望突破130亿元,其中,南通中集太平洋海工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毓宁就介绍说,他们的总经理被别人戏称是最大的推销员,“我们新接的LNG运输加注船是这个行业里的新品种,两万方的应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那么,完成了以后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带来一个市场的信誉。”

  无论是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还是从1到N的迭代式创新,传统产业“有中出新”,新产品新业态“无中生有”,各行各业“拨云见日”的变通与创新,使得江苏经济正在不断壮大。上半年我省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4654户,企业1451户,市场主体总数居全国第二位。

  与此同时,壮大的经济环境,又成了企业继续成长的沃土。在去年8月接触到拼多多之前,扬州丝飘纸业的董事长纽广兰创业10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爆发:瞬间多了3万个用户。让这家正陷入生死存亡关头的企业又喜又忧:

  “喜的是想都没想过,忧的是在当时的那个情况下,我自己的工厂只有3条生产线,根本接受不了这么大的订单,然后就在周边找一些优质的加工厂代工,通过一年的努力,至今我们已经拥有了20多条生产线。我们有自有工厂,具备供应链的优势,加上平台在扶持优质产能,就有了杀出重围的条件。”

  如今的丝飘是纸品行业新晋的准一线品牌,也是“拼品牌”的代表。今年预计销售额突破3.5亿元,产品遍及中国的每一个市、县、甚至乡镇,还成了越南地区知名品牌,在当地的月销售额迅速攀升至400万元。

  “回头看过去的丝飘以及现在的行业,其实都是‘经验主义’,我们是凭感觉在设计和生产产品,而不是真正了解用户需要的是什么。现在,我们已经成了一家标准的 C2M模式的企业,客户有多少种需求,我们就能生产多少种产品,基本实现了以需定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好,成本却在持续降低。随着各种环境、渠道以及传播的变化,做企业的要去提前适应,把握变化。”钮广兰说。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南通台、张家港台  编辑:侯玲)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