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7月11日上午,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王静介绍了南京市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相关情况。
目前南京市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3.4人
2013年1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较为完善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协同保障政策不断完善,通过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多种渠道,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全科医生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底,南京市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3.4人。
但南京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深化医改和建设健康南京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仍然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由于全科医生薪酬待遇较低、职称晋升较难、发展空间小等诸多困难,全科岗位还缺乏吸引力。这些问题不解决,分级诊疗制度将难以全面落实。
因此,为了解决全科医生难招、难引、难留的问题,南京市卫健委围绕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大政策保障等方面提供了若干重点改革举措。
多举措培养全科医生,2030年达6000人
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首先,南京市将深入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其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与基层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全科医生。同时,以县级综合医院为重点,加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第三,将教学业绩纳入基地师资绩效考核,带教经历和教学质量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第四,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有关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在原注册执业范围基础上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允许其在培训基地和基层提供全科医疗服务。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力争到2020年全科医生达到3300人以上,2030年全科医生达到6000人以上,实现南京市城乡每万人口拥有5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提高薪资、优先入编……大力吸引全科医生
南京市卫健委基妇处处长李群介绍,2016年-2018年三年,南京市共招聘了1900余名全科医生,较以前增加了不少。
招来了人,留住更是关键。《通知》在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方面做了几个重要政策创新: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并与当地县区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设立全科医生津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可用于人员薪酬分配;推出全科岗位津贴,在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生(当前已加注全科执业范围)工作7-10年,每人每年奖励3000元;从事全科医生工作11-19年,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从事全科医生工作20 年及以上的,每人每年奖励10000元;遴选以全科医生为主的省市基层骨干人才,省市级财政每年给予不少于3-2万元/人经费补助,推行协议工资制,不纳入本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范围等。
全科医生到基层就业享受很多优惠政策:有限纳入编制管理;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2019年及以后新入职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岗位的毕业生(非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学员),在取得执业医师证与全科医生规范合格证后,每学年奖励6000元(本科五年、大专三年),要求至少在基层协议服务6年。
今年还首次设立全科医生海外培训专项资金,各区每年安排1-3名优秀全科医生进行为期4-6个月的海外培训,给予基层全科医生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经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取得中级职称后在六合、浦口、江北新区、高淳、溧水、江宁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10年的全科医生,在晋升社区副高职称时给予倾斜照顾,实行定向评价和定向使用。此外,在享受市政府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选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工作中,向基层全科医生倾斜。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