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7月9日上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全面推进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改革举措。
在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江苏省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从7月份开始,该省全面落实各类市场主体的注销便利化改革,让所有市场主体公平享受退出机制改革红利,成为全国率先全面落实注销便利化改革的省份之一。这是近年来江苏市场监管部门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重要举措。
江苏开展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改革总体情况
注销是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必经程序。长期以来,大量企业因为注销程序复杂而搁置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因此,简化企业注销程序、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是解决企业“生得容易”、“死得困难”这一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现阶段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处长薛荣刚介绍:
“目前,江苏各类市场主体简易注销便利化改革举措已全面落地,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进一步便捷、透明、高效,对推动市场主体“新陈代谢”和结构优化、化解“僵尸企业”、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充分释放市场经济活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15年初至2019年6月30日,全省通过简易注销程序注销企业8.65万户,注销个体工商户8.75万户。企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清算组备案公告共计7858条,债权人公告共计7507条。”
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共注销企业11.62万户,其中通过简易注销程序实施注销的企业共3.56万户,占总体的30.62 %,平均每个工作日实施简易注销的企业达到273户。
江苏省注销便利化改革的主要举措和亮点
从改革取得的实际效果看,江苏省开展各类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改革的亮点举措有:
1、减少申请材料。由原来注销需要的9份变为现在的3-5份,实施简易注销的企业、农专社仅提交《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简易注销承诺书》及营业执照等3份材料;实施普通注销的企业减少了清算组备案材料,只需提交申请书及其他登记文书等5份材料。
2、简化注销流程。通过整合业务环节,申请人无需向登记机关申请清算组备案,坐在家中上网即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清算信息。
3、降低办事成本。由原来必须通过报纸刊登企业解散清算的信息,改为通过网上公示债权人公告或是在网上向社会发布简易注销信息,可以节省报纸公告的相关费用。
4、缩短注销时间。针对领取营业执照后从未开展经营活动且自始至终未发生过债权债务的企业,在企业作出承诺的情况下,直接办理注销,无需45天公告期,大大缩短了企业注销时间。
5、建设一网通办。目前,江苏省已开通企业网上注销登记办事系统,企业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向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的清算成员备案、债权人公告和营业执照注销登记的全套手续。薛荣刚:
“我省正在政务服务网“全链通”平台建设企业注销服务专区,为省内企业申请注销提供“一网”服务,计划今年9月1日开通。届时,企业只需在网上服务专区“一次登录”、身份“一次认证”、“一键申请”、一网“信息共享”,即可在线办理企业登记注销、税务登记注销、社保登记注销、海关注销、外商投资企业解散审批(备案)、预约银行账户撤销等相关事宜,从而改变以往注销时需跑若干部门、分别提交申请材料的现状。”
如何管控注销中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对于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正在被立案调查或采取行政强制、司法协助、被予以行政处罚的,投资权益被冻结等情形的市场主体,不适用于简易注销登记。那么,如何防范注销中的风险呢?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副处长 吕娜:
“企业无债权债务的真实性由申请人做出保证,简易注销登记后,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注销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对申请人在简易注销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违背承诺的内容,骗取注销登记的,登记机关可以依法做出撤销注销登记等处理,并将相关责任人纳入黑名单管理,通报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通过事前信用核查、事后信息公示、部门联合信用约束等救济手段,进一步强化企业退出的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市场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茂强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