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创业的主渠道、创新的主力军。作为江苏唯一的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城市,扬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净增14万个“小老板”,形成独具特色的扬州“双创”之路。
车辆的行驶时速、路面导航、正在播放的音乐……所有汽车仪表盘上的数据,都可以实时投影在前挡风玻璃上,让驾驶者一目了然。这样酷炫的黑科技,秘密就在于汽车装配的风挡式抬头显示器。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出该产品并形成量产规模的企业,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上汽、北汽等1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而在2015年,这家公司刚刚落户扬州时,初创团队只有4人,举步维艰。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副总经理沈斌介绍,到目前为止,资金支持总共在2000万左右,政府也给予厂房三年免租,帮助企业获得银行的贷款。政府一路扶上马,一直让我们企业走到现在。
仅仅四年,公司年产值从零到上亿元,并完成三轮融资,像这样的“泽景速度”在当地并不是特例。得益于扬州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成为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16年,扬州成功跻身第二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列,成为目前为止江苏唯一入选城市。
以此为契机,扬州更大力度激活城市双创因子,先后出台“科技创新28条”、“小微双创30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针对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诸多瓶颈,用多项全省率先举措一一破解:构建“全周期”融资体系,让企业从起步到发展的每一步都有资金“活水”;开通小微企业名录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定制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线下92个市、县、乡三级双创服务中心全覆盖,线上“1+N”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集成52项政府服务以及127家社会服务机构产品,为超过2.2万家企业提供服务。
扬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薛峰说,打造永不打烊的“网上店小二”,通过打破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用户单次登陆,网上一键通行,让企业在网上“少跑腿”、“少跑路”。
截至目前,扬州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技产业综合体34个、众创空间48个,入驻各类人才近5万人;三年来,扬州净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4万户,年均净增长率分别达到14%和12%,新登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超过8000户。
扬州市财政局副局长罗庆寿表示,进一步整合双创的政策、资源,努力通过抓持久、持久抓,实现以科技创新支撑扬州名城建设,为扬州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硕 龚俊杰 扬州台 高邮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