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又到一年麦黄时。7月3日上午,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全省夏粮收购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全省夏粮收购形势、收购工作进展等情况。
又是一个丰收年!入库夏粮同比增加
粮食丰收,必须有库收、有钱收、有人收。根据统计,截至6月30日,江苏累计入库夏粮128.49亿斤,同比增加9.55亿斤。其中: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28.82亿斤,占收购量的23%,同比增加9.75亿斤;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食收购55.33亿斤,占收购量的43%,同比增加0.45亿斤;其他社会主体商品粮食收购44.34亿斤,同比有所减少。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巡视员孙燕介绍,今年夏粮丰收,粮源多、粮质优,近期平均日入库量达5亿斤以上。预计夏收期间,全省小麦收购量在195亿斤左右。根据调查显示,已入库小麦质量在三等以上,容量在750g/L-810g/L之间。目前,委托收储库点已实现全省产粮大县全覆盖,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双轮驱动,地方国有企业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订单收购41亿斤,即购即销14.61亿斤,农民售粮渠道通畅。
订单式合作 让农户和企业双赢
家住洪泽区黄集镇的种粮大户陶德海,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100亩土地,由于管理到位,仅今年一季他就收了500吨,麦子长势良好,颗粒饱满,迎来了大丰收。得益于市场化收购,早在小麦播种前,就跟洪泽区粮食产业园签订了订购合同。到了现场不用排队,直接过磅、抽检、入库,大大节省了时间。“现在自从和洪泽储备库合作以后,心里有底了,知道市场信息,让我们种优质的品种,优质品种能卖优质优价。基本上把我们卖粮难这个问题解决掉了,而且资金方面基本是随到随拿,这点我们很满意。”
订单化收购,让收购企业放开了手脚,也让小麦政策性收购由主导变为退而其次,让市场化收购“唱主角”,倒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多种粮、种好粮,让好粮食卖得顺畅,卖上好价钱,实现“优粮优价”,通过订单式合作,让农户和企业取得双赢。
提前落实资金确保“钱等粮” 杜绝“白条”
同时,为确保农户第一时间拿到卖粮款,在全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之前,农发行已提前准备夏收信贷资金200亿元,随着夏粮收购进程加快,目前已经到位103亿元,同比有所增加。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江苏新闻广播/周慰蔚 荔枝新闻/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