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大讲堂开讲:“东方福尔摩斯”美名扬多亏了这名外国人

2019年07月01日 15:26: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清官狄仁杰的形象家喻户晓,他断案时的神机妙算更是通过影视剧演绎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之所以走出国门,甚至狄仁杰被贴上“东方福尔摩斯”的标签,都离不开高罗佩——被《华声报》选为“二十世纪影响中国最大的一百个外国人”之一的荷兰小说家、汉学家及外交家。

  6月30日下午,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状元大讲堂开讲,此次邀请到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稻畑耕一郎为市民观众带来名为《高罗佩及其汉学》的主题讲座,通过讲述高罗佩的传奇一生以及要带着汉学走向世界的“中国心”。

  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于1910年8月9日生于荷兰扎特芬,中学时,家中花瓶上的中文文字使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高罗佩开始了他的文学和学术生涯。在吉姆纳瑟姆学生自办的期刊上,他发表了关于热带生活的回忆文章;同时,他协助著名的语言学家C·C·乌兰贝克进行黑足印第安人语言的词汇研究。

  高罗佩通晓英、法、德、汉、阿拉伯、日、藏、梵文等15种语言文字,终生痴迷中国传统文化,博学多才。高罗佩曾说自己“癖嗜音乐,雅好古琴”;他还能写中国旧体诗词,书法造诣也颇高。高罗佩曾经在中国重庆、南京等地担任外交秘书、参事等职。他在读到《武则天四大奇案》时,对男主角屡破奇案的本事大为折服,比起福尔摩斯、格雷警长等西洋大侦探来,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他想到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的一个切入口,他首先翻译了《武则天四大奇案》,又以狄仁杰为主角创作了《铜钟案》,没想到在西方大受欢迎。

  随后他不断收集狄仁杰的断案故事,一口气写了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四漆屏》、《湖中案》等,高罗佩将这些故事集在一起,统称《狄公案》。这些作品在西方引起了巨大轰动,狄仁杰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他的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介绍给西方。

  状元大讲堂是依托中国科举博物馆开设的社会科学类大讲堂。本次讲座主讲人稻畑耕一郎1948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稻畑教授以《楚辞》为开端,研究范围包括古代中国的文字学、考古学、文学以及民俗学等。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生涯中,稻畑教授总共出版了近三十部学术著作。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