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6月19日,南京市鼓楼区东宝路8号发生一起高空抛物致10岁女孩受伤事件。经公安机关连夜调查,确认为一8岁男童抛物所致。今天,荔枝特报记者来到南京儿童医院河西分院,从女孩父母和院方得知,目前女孩状况平稳,已经能开口说话了。
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已接近24小时,女童父亲透露,涉事男童家长并未到医院看望,也没有通过其它渠道递话,“目前我们的费用都是自理的,我们也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孩子”。女童父亲希望,警方能对此事进行立案调查,还事实一个真相。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律师叶珈睿表示,高空抛物确实涉及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因为是危害了不特定人的生命安全,对于女童父亲质疑的内容,警方最好能跟家属做一个还原,就是向外抛物的调查过程和事实认定情况,如果确定是8岁小孩往外扔的话,他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依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律师表示,警方将此次事故定性为"高空抛物",而非"高空坠物",说明侵权人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成年人高空抛物造成人身伤亡,还有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此外,如果高空抛物、坠物难以确定肇事者,那么按照《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所有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要共同为事故"买单"。
事发小区多次发生高空抛物 楼下车棚被砸得伤痕累累
昨天记者在事发小区发现,在女孩被砸中的地方不远处,是小区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有居民认为,正是因为有垃圾堆放点存在,一些楼上住户才会为了图方便往下扔东西。记者今天中午再次赶到时代天地广场时,小区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正在清运垃圾。他告诉记者,的确有部分住户为了图方便高空抛物,但这种情况不光3号楼有。“我们昨天执勤,一号楼就有人往下扔东西,一个办公用品,‘啪’一声掉在我们面前。”这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注意到,时代天地广场3号楼北面是地下车库入口,顶棚的玻璃已经被砸得伤痕累累,好几块玻璃被砸裂。物业为了防止玻璃破碎伤人,有些地方用三合板挡了起来。除此之外,一号楼入口处的顶棚玻璃,也被高空抛物砸破了两块。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小区里高空抛物时常发生,下一步他们打算安装对着楼上的高清摄像头。
“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实验告诉你高空抛物的后果多可怕!
高空抛物的新闻近年来屡有发生,到底高空抛物的后果有多可怕?江苏公共·新闻频道“360实验室”曾和南京消防合作,模拟高空抛物的情景。
记者搭乘消防的云梯,一直升到了12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
实验的物品都很常见:鸡蛋、苹果和塑料花盆。
鸡蛋坠落:铁皮砸出凹痕。
苹果坠落:碎裂。
塑料花盆坠落:铁皮震动,但花盆本身完整。
接下来把云梯升到25米的高度,相当于8层楼的楼高。
实验人员将铁皮换成了玻璃,3层!
鸡蛋坠落、玻璃抖动,但完好;苹果,砸碎一层玻璃;可乐,砸碎两层,碎成渣渣!
比可乐轻一点的塑料花盆呢?
按照物理公式,物体落地时的动能等于物体的重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我们准备的塑料花盆重量约为250g,从25米的高空抛落,产生的能量约为61焦耳。
61焦耳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56式步枪杀伤无防护人体的要求是65焦耳。这就意味着,即使是一只小小的塑料花盆,从8楼坠下,也足以产生致命的威力!
防高空抛物监控、智慧物联网系统 让高空抛物无处遁形
做出高空抛物举动的人,他们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动作几秒钟,别人根本反应不过来,更别说找到他了。那么这种情况能够得到改变吗?记者了解到,为了防范高空抛物,南京有小区进行了新的尝试。
南京建邺区莲花南苑小区都是30层的高层,为了防止有人高空抛物,物业特地安装了“防高空抛物监控”,这些广角摄像头安装在每幢楼前的地面立杆上,距离单元楼10米左右,呈60至80度角仰拍,正好可以将整幢楼的窗户和阳台包入拍摄范围。从2017年开始,物业公司在小区内安装了20个类似的探头,防止高空抛物。物业公司负责人说,自从安装了监控探头之后,高空抛物的投诉从每个月20起已经下降到了每月一两起。
小区物业说,防高空抛物摄像头后台连接到小区物业设备管理平台,监控内容在物业管理平台上存储,平时物业工作人员在值班室也能查看实时监控情况。这些摄像头安装后已经成功解决多起高空抛物引起的纠纷。“以前每次处理类似问题,我们都很尴尬,因为没有办法给业主一个交代,安装以后发现投诉率下降,有了探头,业主扔垃圾之前一看有探头就不扔了。”南京莲花南苑小区物业负责人刘坤说。
由南京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南京电信合作建设的智慧物联网系统,也已经试点推进。
以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基础,运用智慧小区物联网泛感知平台解决小区实际问题。其中高空抛物追溯和预警系统为本项目的一个智能应用子系统。采用智能摄像头、智能存储设备,在统一的网络架构和智能管理平台上构建一套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的高空抛物追溯和预警系统,对小区楼房的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有高空抛物,系统将捕捉定位抛物位置及分析物体降落轨迹,可快速锁定楼层和相关抛物责任人,并将预警图像和视频进行保存,留存证据,追溯责任人,从源头上对高空抛物的问题进行管控和预防。
在现场记者做了一个试验,在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15楼扔下了一个塑料袋,系统准备的记录了事发时的全部过程,以及发生的楼层。
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孟军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在6个小区安装了这套智慧物联网系统。智慧物联网只是技术手段,事后进行溯源,他们希望借用这套系统起到警示、震慑作用,让市民养成不随意高空抛物的习惯。只有每个市民不随意抛物,才能远离高空抛物的伤害。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张清 许薇 江苏城市频道/李强 何畔 荔枝特报记者/孟煦 王德俭 王婕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