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了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
记者了解到,首批启动5个职业技能领域试点,包括建筑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我市的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都职教集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等四所中、高职院校名列其中。
五大技能率先进入“考证时代”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也就是“1+X”证书制度,“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方案》透露,从今年起,我国将重点围绕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十大领域试水“1+X”证书制度,这项制度不仅针对学生,社会人员也可参与。
根据《方案》,率先进入“考证” 时代的等级证书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Web前端开发、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老年照护职业技能、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
日前,根据教育部确定的名单,在江苏省内,
建筑信息模型(BIM)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36所,我市有3所,分别为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
Web前端开发31所,扬州1所,为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老年照护11所,扬州1所,为扬州市职业大学。
试点院校既面向学生也面向社会
据介绍,作为“X”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以社会需求、企业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对学习者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江都职教集团建筑系教师孙良介绍,试点地区和院校均经过了遴选,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可结合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开展培训评价工作,“试点院校在面向本校学生开展培训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
另外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将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学生和社会成员在按规定程序进入试点院校接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时,可按规定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权威组织协助试点院校实施证书培训
作为相关试点院校,接下来如何进行相关培训与考核?
孙良介绍,无论是证书的内涵、功能,还是证书的管理和以后的实施、质量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制度设计,“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将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对证书质量、声誉负总责,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标准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考核站点建设、考核颁证等,并协助试点院校实施证书培训。”
“目前具体的执行方案还没公布,但是首批入选的院校在相关试点领域都是非常拔尖的。”江都职教集团建筑系教师孙良透露,未来这些试点院校就是权威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点和考核点,因此不仅要求学校在专业领域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培养成绩,对学校的硬件、软件以及师资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学校即将启动建设BIM实训中心,进一步提高硬件配备。”
“X证书”有什么不一样?
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由来已久,X证书和其有什么区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负责人王伟介绍,X证书不是传统的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对学生(学员)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认定,“具体而言,X证书是学生在完成某一职业岗位关键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或者具备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相关职业知识,又或者通过技能学习后获得能反映其职业技能或能力水平的凭证。”
王伟介绍,“1+X”证书制度对于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紧密的问题,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