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造港城良好交通环境,连云港交警正在严查严管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并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一直以来,行人、非机动车都存在交通违法成本低、危险系数高、“易发现难查处”等问题。近期,连云港交警共查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走快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2万余起。同时,连云港交警推出了多项整治措施。
措施1:违法人员抄告单位
本着 “教育和处罚相结合”执法理念,连云港交警在加大对行人、非机动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的基础上,实行抄告制度。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人将被抄告至单位、社区、学校,特别是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公职人员和在校学生。
连云港交警将定期从查处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中,挑选典型违法行为人,将其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单位、违法行为、违法地点、违法情节等信息制成《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抄告记录单》,邮寄或送至违法行为人的所在单位;若一个单位的违法行为人数量过多,交警部门将约谈相关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并通知其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区文明办。
措施2:在交通安全学堂接受再教育
日前,连云港市首个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交通安全学堂正式投入使用。今后,市民如果违反交通法规,可以选择接受处罚,也可以选择到这个课堂接受交通安全再教育。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安全学堂位于市区海连路通灌路路口的东南角,教室里除了有饮水机等便民设备外,还有一台液晶电视,凡是交通违法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要在这里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学习交通法规抄写相关法律条文等等。
措施3:发朋友圈、站岗
处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引起重视、广泛关注、坚决改正!违法行为人可以选择接受处罚,或者选择当志愿者协助民警疏导路口交通,通过增加违法时间成本起到惩罚和教育作用。
此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微信上“发朋友圈集赞”。违法人员将自己的违法行为发送朋友圈,在朋友圈中告知亲朋好友已经诚恳认识自己的错误,提醒大家引以为戒。
下一步交警将在全市推广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现场教育举措,力争达到“教育一起、影响一片”的执法效果。
(来源: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