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界“神仙手”在扬州争霸,这么多好吃好看的让你一次过够瘾

2019年06月19日 21:12:32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第八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江苏赛区)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举办。据了解,这是中国烹饪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23个赛区的比赛,旨在选拔江苏地区的“种子”选手,参加今年9月下旬在天津举办的总决赛。

  被称为烹饪界“全运会”

  中烹饪来扬举办全省大厨“海选”

  春风桃李、法式柠檬挞、提拉米苏、冠顶蒸饺、象形水果黄瓜……今天上午,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内散发出阵阵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这个比赛被称为烹饪界的全运会,这次到扬州举办的相当于是江苏省的海选。”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主席、该赛事总裁判长高炳义告诉记者,此次海选从去年9月开始,将耗时一年多。

  省餐饮行业协会于学荣执行会长介绍,第八届全国烹饪技能大赛(江苏赛区)为适应行业发展和时代需要,大赛在竞赛项目设置和比赛规则方面进行全面优化,体现水韵江苏特色,彰显淮扬风味内涵。

  赛事首次改革

  准备工作、操作过程等占40分

  高炳义介绍,该赛事五年一届,上一次比赛是完全按中餐比赛设计,此次比赛项目从9个增加到16个,新增咖啡、调酒、茶艺、烘焙、糖艺、团餐等。比赛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业态变化等增加比赛项目,但要求每个赛区的单项必须超过120人参加。

  据了解,餐饮行业每年的赛事很多,但由于过分强调摆盘,常常出现食材的浪费以及难以市场化等情况。“今年首次出现赛制上的改革,除了参赛作品用料严格实行‘三不’原则,即不使用燕窝、干鲍、鱼翅等高档原料,不使用国家明令保护的动植物,不违规使用添加剂等,将厨师在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是否注重原料存放、操作顺序是否合理、是否注重食品安全、是否节约等因素都纳入评分标准。”高炳义告诉记者,“此次,厨师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等占40分,加大现场操作和准备工作的考核按照程序细则包括正确使用手套、及时清洁等。这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比赛改变厨师在平时操作中的不完善等情况。”

  据介绍,这些细则目前已经与国际烹饪赛事接轨,现场评委都是持证上岗的行业注册裁判员。

  全省220多位大厨参与

  27位选手将参加今年9月天津总决赛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比赛根据江苏菜系的特色设个人单项赛:中餐热菜、创意凉菜、中式面点、果蔬雕刻、西式面点(含甜点)、个人全能赛,共有来自全省各地200多名选手参赛。

  随后,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金方桃、杜林、陶宗虎、韦永考、郑文之、朱海峰、解国春、丁加旺、丁新陈等27位参赛选手获得金奖

  获得金奖的选手将参加于9月下旬在天津举行第二十九届中国厨师节,赛事总决赛将在此期间举行。

  中烹协调查显示

  口味的流行不等于菜系的流行

  记者留意到,该赛事上除了常见的淮扬菜、中式点心、烘焙点心等,还出现了不少辣味的川菜,这是否也意味着选手更加倾向于以时下流行的川菜来取胜呢?

  对此,高炳义介绍,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对全国餐饮业收入水平的调查显示,山东、广东、江苏位列前三位,“这三个省份并不是以辣菜见长的,根据各地的饮食习俗,餐饮业收入支撑主要还是本地菜。菜系的形成与历史文化、经济发达程度、餐饮业发展程度、口味流行度等紧密相关。”

  中国烹饪协会的调查还显示,2016年,全国人民比较喜欢的口味为辣味、麻辣、酸辣、咸鲜等,而去年的调查显示,咸鲜、酸甜、辣等口味位于前列。“食客口味变化会在各地烹饪美食经营中体现,辣不是川湘菜的专利,只能代表吃辣人群的范围。”高炳义认为,中国美食、中餐的制作首先要注重食品安全、卫生,其次是口味适合广大消费者需求,“适口者真,任何菜系都可以根据食客需求做口味上的改良,但口味的流行并不等于菜系的流行。”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