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析南京中考物理试题:关注学科素养 凸显科学思维

2019年06月15日 18:13:54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旭东中学吴永余校长认为:2019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的难易度与往年相当,命题素材大多来自于教材和生活,熟悉的情境有效地缓解了考生的紧张情绪,适切的问题有利于考生积极思维、快速作答,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试卷整体稳中求进,进中向好,渗透核心素养,凸显思维品味。

  一、依据课标教材  体现学科融合

  本卷试题紧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知识点覆盖全面;试题大多取材于教材和生活中实际,给考生以亲切感,让考生能轻松上手。如第2题考查了声现象的多个知识点;第10题考查了电磁转换的重要知识点;第14题借助于生活中实际情景,考查了热学的相关内容等。全卷阅读量适中,第6题的快速估算及第28题的物理量关系推导等都渗透了文理融合理念。试题充分体现了依标据材、学科融合的思想定位。

  二、贴近生活实际  彰显学科特色

  物理即“格物致理”,体现深刻性、思维性、应用性,具有生活化、社会性、时代感。如第4题取材于学生春游时情境,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既考查了光的三种传播规律,又考查了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别能力;第19、22、25题的取材均来源于考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科价值。第14题取材于南京长江大桥,在考查了相关知识的同时,既培养了节能意识,又展示了地方特色;第27题的“玉兔二号”月球车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科技进步和日趋强大,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彰显了新时代特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社会。

  三、重视实验过程  凸显综合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根,思维是物理的魂。基于实验与能力的考查是本卷试题命制的最大亮点。如第5、11题立足于考生对平时实验设计的经历与理解,采用比较法分别考查了热学中相似实验的异同点;第24题在不提及密度的情况下,采取任务驱动考查考生对密度知识的应用能力,问题的解决需要考生对密度测量的实验过程及替代法的深刻理解,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第26题考查的是用两种方法测电阻实验,前者立足于真实的教学素材,重点考查考生对实验数据的质疑与分析评价能力,后者采用“变式“,重点考查考生对等效替代思想的领悟。这些都体现了立足实验过程、注重综合能力的试题特色。

  四、关注思维方法  渗透学科素养

  试卷充分体现学生要从“学会物理”走向“会学物理”的思想,为教师的教学导航,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是今后教与学的导向。光靠死教、苦学、刷题来学习物理那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素养的渗透和思维方法的参与。如试卷最后一题,没有繁杂的计算,而是要求考生选择合适器材来完善报警电路,并进行电路调试,充分体现了“等效思想”与“安全意识”,是全卷压轴的靓丽风景线。

  总之,2019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平凡中见基础,朴实中显能力,关注学科素养,凸显科学思维,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