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4枚鸟蛋全部诞生。
6月9日,小乌鸫全部孵化出壳。
“从它们来筑巢,到产蛋,再到全部孵化,一共花了20天时间……”近日,市区锦绣花园小区王先生家中迎来一对乌鸫鸟。有爱心的王先生特别为这对鸟儿制作了“乌鸫日记”,图文并茂地记录下“乌鸫夫妇”筑巢、产蛋、孵化、喂食等过程。“乌鸫日记”上网发布后,暖哭众多网友。
时隔一个月,阳台上再添一窝乌鸫
“5月19日,发现两只乌鸫来筑巢;5月21日,乌鸫生下第一枚蛋,这窝只生了4枚蛋;5月26日,乌鸫开始孵蛋;6月7日,乌鸫孵化出第一只小鸟……”
近日,一篇“乌鸫日记”走红网络,热心市民王先生用镜头记录了“乌鸫夫妇”前来他家阳台筑巢并养育下一代的整个过程,生动展现了人鸟共处的和谐场景。
“这是我家今年第二次诞生乌鸫了,一个多月前,刚刚有一窝乌鸫孵蛋结束飞走了,现在又来了一窝。”家住锦绣花园小区的王先生笑着说,上月19日,他打开阳台的窗户,惊讶地发现,花架上的一个花盆里,再次出现了乌鸫的身影,很快乌鸫在这里安家了,并按照一天一枚蛋的速度,产下4枚鸟蛋。
王先生说,他家连续4年迎来小鸟筑巢产蛋,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首先保证不惊扰到它们,其次再想办法进行保护。
“考虑到不能打扰它们孵蛋,我就用托盘挡住窗户,尽量减少它们看见我们在家里走动。”王先生说,目前4只小鸟全部诞生。
环境日益改善,人鸟共处已成常态
“城中有鸟、园中有鸟、家中有鸟,这是扬州环境日益改善的写照。”王先生笑着说,除了乌鸫连续4年造访,他家的空调外机后侧也连续多年出现鸽子的巢穴,鸟儿与人越来越亲近,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鸟儿频繁筑巢居民阳台,说明扬州生态环境好。”扬州爱鸟人士蒋永庆告诉记者,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扬州的留鸟逐渐增多,鸟与人和谐相处的场景愈发常见。
鸟儿来家里搭窝,大家应该怎么做?蒋永庆表示,一般小鸟在没独立觅食之前,尽量不要去干扰,如果“鸟爸爸”“鸟妈妈”感受到人类的威胁,可能就不回来喂食幼鸟了。跟鸟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不予理睬,不要吓唬它们,也不要喂养,让它们自己干自己的事”。